契诃夫说过:第一幕挂在墙上的枪,到了第三幕一定要打响。他的这句话,用来评价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同样合适,不过,评价的对象是他的镜头。基氏电影的镜头,不像沟口健二和侯孝贤那样近乎偏执地热爱长镜头,也不像苏联蒙太奇学派那样剪切画面到令人发指,他的手法是平稳的,但效果是惊人,至少做到他的电影,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每个镜头的构图和光线,都有他特定的相关影片精神的含义,问题在于,你能否理解得了。
“十诫”准确来说只是电视电影,但粗糙的画面本身不能掩盖构图的精致,虽然我对其中很多的画面不能理解,但就我已经理解的镜头,已经弥足震撼了。
比如说拍人,片中很难看见人的全身,而通常都是以一个特写的方式将人的面孔放在画面的正中,强调人的位置,强调人的独立,但也暗示着人们心中将自身作为这个世界的主角,自以为自己能够操控一切,掌握一切,。一旦导演将镜头投向人的身体,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一种孤独感。无论是在阴冷色调中的近景,人的面孔被影子遮住(通常是遮住一半),还是在白雪中,人朝着那个空旷的远方越跑越远,前者是空间的色调带给人的压抑,后者则是空旷给人的孤寂。但前者中间的人是冷的,哪怕本身有着热度,而后者,人则在那无助的感觉中,感受到一点悲悯。
镜头方面,我是外行,还是切到主题上。这是十诫的第一部,探讨的内容我的看法是关于人的理性和神的决定。关于神,无论其中那位绝对理智的父亲,还是从小受到无神论教育的我们,对这个概念始终有种反叛的态度,但我觉得这个神,不是庙堂上的泥偶或者木人,而是——更准确来讲,就是命运本身。片中的计算机,则象征了人类号称至高无上的理性。人类妄图在世界的无理性中间,以本身的有限的理性去规范,可最后还是被无理性的世界所遗弃。正如片尾的父亲,与其说是对杀死孩子的命运的仇恨,那摔掉蜡烛的动作不如说是本身脆弱的理性命运面前的缴械。其实脆这个字和弱很不相当,什么东西容易脆,刚硬的东西才容易,否则中国武侠故事中才会不厌其烦地用天蚕丝制成古代的防弹衣,正因为理性在已经建成的世界中不断展示着自己的强大,在一个又一个新大陆的开拓中不断取得胜利,它才变得刚硬,刚硬到了脆的地步。如果能像那个女人一样,怀着一分寄托,恐怕那个父亲后来也不至于如此后悔。至于他同意了儿子参加宗教培训机构,不如讲是理性的一种自信的表现吧。
由这个绝对的理性,想到了希特勒。从前我以为是这个波西米亚下士的非理性造成世界的混乱。后来才知道,那不是非理性,而是绝对的纯粹的理性,试图将本来无理性的世界按照自己的绝对理性规范化,建成心中的日尔蔓尼亚城。纯粹的理性,走到了底,就是非理性。
片中我最不理解的,是那个一脸悲天悯人的看护篝火的人,他是,是冷眼的上帝,还是痛苦的导演自己?

十诫Dekalog(1989)

又名:The Decalogue/The Ten Commandments

片长:55/572(电影节版)分钟

主演:阿图尔·巴奇斯 昂里克·巴兰诺斯基 胡契克·卡勒塔 马娅·科莫罗夫斯卡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