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又名:澳洲乱世情),故事发生在二战前,基德曼扮演的英国贵族小姐萨拉·阿什莉发现自己不得不为保留一片牧场而斗争,这块牧场的大小相当于比利时的国土面积。当地权贵阴谋夺取她的土地,阿什莉小姐不得不和那个叫牛仔的粗野的农场工人一起赶着1500头牛横穿澳大利亚壮美的土地。两人之间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爱情,但日本刚刚轰炸了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他们不得不共同面对日本对达尔文港的轰炸……

爱情、人性、种族偏见、二战、梦想、勇气、家园……故事虽然掺杂了许多元素,但这是一部耗资一亿三千万美元的史诗巨片的电影,而历史本身就是掺杂了许多各种各样的元素的。无论如何我觉得坐在电影院观看这部片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绝对是值回票价的,因为无所不包才叫“史诗”。

迤逦的澳大利亚风光、1500头牛在地面上奔走的场景、日军战斗机对澳大利亚城镇轰炸的宏大场面、影片中的中国元素(女主角的旗袍、舞会上的大红灯笼)……《芝加哥太阳报》给这部影片的评价是——何其华丽壮观,《华尔街日报》的评价是——气势恢宏,不可一世。宏大的场面下却不像中国号称的一些“大片”那样空洞无物,它是有血有肉的。

当日军轰炸澳大利亚时,男女主角都以为对方死了,可是在战争之下人们顾不上流太多的眼泪,要救人、要逃命……他们重逢后,也顾不上多说什么,只有男主角轻轻的一声“你还活着!”。这就是战争下的感情,说得不多,却更深刻。男主角说完那句话时,坐在我旁边的那位女士竟然抹起了眼泪。

这部片子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现实如此,并不代表就应该如此。”遭日军轰炸后,牛仔又到经常去的那家小酒馆,当他的土著朋友在酒馆门口叫他时酒馆老板照例说:“土著不能进来。”牛仔问老板为什么,老板说“这里本来就是这样。”牛仔说了一句萨拉·阿什莉曾对他说的话:“现实如此,并不代表就应该如此。”然后招呼那个土著人进了酒馆,酒馆老板没有反对只说了一句“这里酒留着也是便宜了日本人。”然后拿出一只玻璃杯和一只瓷缸杯。牛仔让老板换上一样的玻璃杯,老板顺从地换了同时也为自己拿了一只玻璃杯然后和牛仔还有土著人一起干杯。

美丽勇敢的贵族女士、桀骜不驯的牛场工人、可爱有梦想的混血小孩、仗义朴实的土著朋友、飚出一句广东话的华人、有点让人讨厌又有点可爱的酒馆老板、象征着澳洲土地神力的土著……一个个人物丰满着影片。虽然在国内片名叫《澳洲乱世情》,但我觉得乱世情不仅仅是爱情,也包括了亲情和人与人之间在战争大环境下的惺惺相惜之情。身为白种人的男女主角与土著混血儿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超越了种族和地域的亲情让人动容着。

最后,男女主角在一起了,土著混血儿跟着外公去寻根了……这部影片到底是要突出什么似乎并不重要,它是战争片、爱情片还是社会问题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向人们展示了澳大利亚在二战时期的一切,是史诗,于是包括了所有……

有勇气就有希望,现实如此并不代表就应该如此……影片结束了,正准备离场之时这部导演向自己祖国致敬的电影的荧幕上打出这样两排字:澳大利亚政府停止同化土著政策,2008年澳大利亚总理正式向“失窃的一代”表示道歉。

澳洲乱世情Australia(2008)

又名:澳大利亚

上映日期:2009-01-28(中国大陆) / 2008-11-26(澳大利亚)片长:165分钟

主演:妮可·基德曼 休·杰克曼 布兰登·沃特斯 大卫·文翰 大卫·古皮利 杰克·汤普森 元华 布莱恩·布朗 谢伊·亚当斯 

导演:巴兹·鲁赫曼 / 编剧:斯图尔特·贝亚蒂耶 Stuart Beattie/巴兹·鲁赫曼 Baz Luhrmann/罗纳德·哈伍德 Ronald Harwood/Richard Flanagan

澳洲乱世情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