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可以在网络上看到类似“如何评价XX电影?”、“《xxx》有什么细思级恐的地方?”这样的问题,我不否认,有时候阅历不同,对一部作品真的可以有独特的看法,并让其他观众醍醐灌顶,但也不排除有些人就是自以为是,却自以为自己才是唯一清醒的人。

看过上千部影视作品,目前遇过被误会最深的,就是《超脱》(Detachment)。

这是一部基调很丧的电影,很多人都说不建议观看,一开始我也这样认为,但在认真看过几遍之后,我觉得这是一部很发人深省的作品。

然而大部分观众看过之后,并没有认真去思考电影所表达的思想,反而揪着男主角的过去不放,根据零星的画面及对话,就推测出让人惊掉下巴的答案——男主角的外公曾经强暴自己的女儿,并生出了男主,这就是男主郁郁寡欢的根源!

而如今,这个结论几乎成了主流,只要你搜索这部电影,就一定会看到。而我所想做的,就是推翻这个结论。

首先让我们来捋一捋几个存在的问题:

一:男主角实际是外公的儿子

起因应该是因为男主在外公病床前用母亲的口吻说话,然后有些不认真的观众注意力就开始跑偏了。

之后又有自以为是列文虎克的观众搬出了“细节”——外公床头的照片——“ 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抱着一个一两岁的男孩”,我们来看看照片——

来一个放大版——

好一个十三四岁,看看那小手手,再看看手臂的长度比例,八岁都极限了……

先不说这个岁数能不能生下小孩,有没有来月经都不一定,会这样想的人肯定是男观众,女观众应该没那么傻吧?况且小孩要怎么生下来,生下来不会惹人怀疑?未免太过想当然?

二:母亲曾遭外公强暴,而且死前也遭遇了一次

之后又有“聪明”的观众为了证明母亲是因为强暴而自杀的,而且死之前还经历了一次,因为她是赤身裸体死的,还很详细描述了画面是——“ 就那么躺在地板上 身下衣物很乱 ”,然而我看的画面是下半身根本没有衣服,就那样躺着!

还有人为了证明观点正确,这样说道——“ 为什么妈妈自杀的时候全身赤裸?难道自杀还要脱光光? ”

为什么脱光光,因为她死之前把自己反锁在浴室,任凭花洒淋自己呀!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外公会时不时把自己反锁在浴室,叫着女儿的名字,而又为什么男主会那么生气对工作人员说“我叫你把门锁卸了!”因为老年痴呆的外公一遍遍经历着那一段痛苦的回忆,所以经常把自己反锁在浴室出不来!

三:外公是个恋童癖

再来看看这一场对话——

关键点在这两句——“我记得妈妈很年轻”、“她让我晚上把自己的房门锁起来”。

“妈妈很年轻”,再结合墙上的照片,所以外公是恋童癖,母亲早早生下了男主,多么完美的证据!

从一个个闪回的画面可以看出,母亲年纪大概在30岁以上吧,欧美人好像多少有点显老,就算25岁以上吧,这样来看母亲在他记忆中“很年轻”难道很奇怪?

“把房门锁起来”,那些观众认为是为了保护男主不被外公侵害。

让我们看看男主生活的环境——面对两个心事重重的大人,特别是母亲这样受过伤害的人,特别是在孤独的夜晚,酗酒抽烟磕药,一遍遍挣扎在自杀的边缘,母亲为了不让他看到这些,同时想把孩子与自己隔离开,让自己独处,一遍遍思考这失败的人生,也不想让儿子有那么阴郁的童年,最后再把自己关进浴室!这是男主理解的“保护”!

好,假设男主的母亲真的如那位观众所说是十三四岁时生的男主,也假设男主的记忆没出错,母亲死时他7岁,而能做到墙上照片这样的细节,导演起码都可以算是细节狂魔了,试问母亲的演员符合年龄吗?照片里的孩子符合年龄吗?

如果外公真的是恋童癖,母亲被抛弃后,又为什么要送羊入虎口带他回到外公身边?母亲经常不省人事,外公为什么要选择强暴母亲,而不是趁机对男主动手?

到此,“外公是个恋童癖”是否不攻自破?

如果外公只是喜欢强暴母亲,母亲被抛弃后,又为什么要回到外公身边?并让男主“把房门锁起来”以此保护儿子,那直接离开这个噩梦般的家或者寻求他人帮助不是比什么都更好?从男主和母亲的快乐回忆中可以看出,她并不是没有自由的人,求助的机会多了去了!

四:男主跟女老师的吵架坐实了外公是变态

这场戏对话和画面都很杂乱很快,如果一不留神,就会错过重要的信息,但也因此,大部分观众把这段对话和画面当成了决定性证据!

让我一点点拆解吧:

1.一开始女老师不经意从门外看到男主抱着女学生,以此质问男主,闪回男主偷窥视角——这里男主被喜欢的人误会,一直压在心里的压力开始膨胀,开始记起不好的回忆。

当初母亲为了保护他的确是叫他把房门锁好,但是小孩子有好奇心总会打开来看究竟母亲在干什么。也因此他才会有母亲独自一人悲伤的记忆。

2. “你和女学生在教室里单独相处很不合适”,男主明白这句话,他也觉得不合适,但是为了安慰学生,他也很为难,他也因此联想到家里有个做过雏妓的女孩,收留她每天单独相处同样不合适。

3. “你以为我是变态吗”之后闪回外公舔舌头的画面,跟着就是母亲酗酒嗑药不省人事还裸体的画面,估计任谁都会觉得是外公看到母亲这样起了歹心,所以“舔舌头”,这简直就是决定性证据呐!(我不懂变态遇到猎物不是两眼放光反而皱眉头是什么心理状态?你们就说合理吗?)

是的,这里的确是决定性证据,但很不好意思,是我反驳的决定性证据,我后面再讲!

4. “她需要找人聊聊天”,之后闪回艾瑞卡在他家接客的画面,说明男主试图解释他的行为,并不是要对这些小孩干什么,而是她们的行为有问题,需要诉说,需要有人引导。

5. “你摸她干什么”,闪回的是一只手摸母亲的脸的动作,仔细看可以看到那只手是女人的手,而且是左手,所以不存在是外公摸母亲的脸的可能(如果你非说那是外公的手,你试试那样摸一个人有多别扭,再试试能不能拍出相似的画面)。

6. “我不是什么变态的老男人”,很多观众说是男主在辩解自己和外公不一样,但是男主的年龄对于学生来说是“老男人”,难道是很奇怪的事情吗?

上面我已经说了,因为被误解,男主的压力爆棚,他的压力是什么?是母亲的死、即将死去内心却满是愧疚的外公,以及那些自己想帮却不一定能帮上的问题学生,总结起来就是——有很多事他想改变,但都无法改变,无论是过去还是眼前!

如果这一段对话和闪回画面是为了揭示外公真正的为人,我不懂为什么画面里的人没有应有的表情,变态皱着眉头,被强暴的人几乎没有表情,甚至还有点笑容,试问各位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合理吗?

五:影片究竟想探讨什么?

影片是以访谈及类似纪录片的方式拍摄的,探讨的是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这些从男主的话中就可以看出来。

我们不难发现,整部片子里,几乎都是失败者。

那些以为自己会有所作为,被人寄予厚望的教育者,最后发现自己几乎什么也改变不了,每天醒来都得面对失败。

那些明明自己都不合格的父母,却把过错都推给学校和孩子,从一开始识图教育到打骂到最后完全放弃,从来不试着找找自己的问题。

以及想拯救别人,却始终无能为力,只能一天天挣扎于自责深渊的男主及外公。

人生真的好艰难,充满了无奈。

男主的快乐时光是和母亲一起度过的,他们在公园玩耍、堆雪人,公园就是男主的乐园。但后来,母亲濒临崩溃,估计也无法再去公园了。

对于孩子来说,心灵的乐园其实是那个最爱自己的人创造的,没有最爱自己的人,就哪里都不是“乐园”。

他无法再与母亲一起去这个乐园,乐园也开始一点点坍塌,就如母亲一般一点点崩溃,但男主无能为力。

孩子可以抚平生活的创伤,但是母亲为了保护他把他“隔离”了,这是“爱与爱”的矛盾,很多事他还不懂,他真的无能为力,他无法抚平母亲的创伤,这成了他一生的遗憾,他无法超脱……

在他的认知里,建立的关系无论多么深,最后都可能被毁灭,而这段关系里的人,都会受伤,所以他是一个害怕建立关系的人。

临死的外公,放不下的是外孙,心智已经不清楚的他,以为女儿还活着,并跟女儿约定好,要她照顾好外孙,而外孙只能满眼悲伤的说——“她肯定说到做到”。

男主为自己没能拯救母亲而自责,外公又何尝不是?每一次想要接近,女儿却拒绝他,不愿诉说。大家有没有想过,当母亲被人抛弃,带着年幼的儿子来投奔外公时,发生过什么?我想也许是受到来自父亲的指责吧!这也就导致作为孩子的母亲,觉得外公是无法帮到她的!

这就是为什么外公问“你为什么怕我”、“这么说伤害你的人不是我”的原因。当孩子需要理解的时候,父母给的不是安慰,而是指责,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再也不相信父母,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这个不也是电影的主题之一吗?

人是很奇怪的生物,有时候明明很担心对方,但说出来的话却变成了责骂,所以人与人的沟通真的很难,需要学习,需要用心,需要互相理解。

有一个很重要的道具,一直穿插于影片中,那就是日记本。

对于男主来说,能让他思考,暂时脱离芸芸众生的苦海的方法,就是写文章、写日记,而他也经常把日记本当成礼物送给别人,希望能帮到别人。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未必能找到类似的方法,于是就走到了这一步——

人世间有着各种各样的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不是所有人都会停下来思考,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死亡也许可以让自己的问题戛然而止,但却会给活着的人、那些爱你的人留下悲伤——我由衷的希望,看完这部电影的人,能明白这个道理,好好活着好吗?哪怕还会有很多悲伤……

到此,我想问那些自以为是的观众,你们真的还要坚持外公是个变态的看法吗?一个做过人神共愤暴行的人,最后却有脸坚定地说着“我一直都很爱你”;一个有着圣母病,可以原谅这种暴行的男主,却为究竟是努力帮助学生(年轻人)还是放弃而苦恼,圣母病不是应该可以包容和原谅一切吗?

如果你还是坚持,那我只好祭出你们决定性的证据——

那个“贪婪舔着舌头的外公”,是在病房里自责的外公,而不是面对着母亲裸体的外公!!

电影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猜的,有特立独行的想法并不代表你真的比别人厉害。

如果你思维独特,可以试试自己写一个剧本,而不是在别人的作品里去联想;而其他人,要附和别人,就请亲自去确认一遍,而不是对方说自己看了几遍了,确定是这样,就当作是真的!

解读电影是很好的事情,但是过度解读,就是在亵渎电影!

感谢看到最后的朋友们,如果有一天你们找到了反驳的证据,又或者哪一天导演说他想表达的就是“外公是个变态”,那这就是一部烂片,因为他所有充当证据的画面,都不符合实际情况!

以上!


超脱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