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篇幅足够长,这个作品才可以做到不把善恶简单地对立起来,不仅如此,它更是刻意省略了我们所熟知的「恶」。它用了一些新闻录像带(其中好些可能是苏联红军的战利品),用旁白逐一简要介绍每个我们听说过的右翼狂人的所作所为,但这些不是为了谴责或制造视听冲击,因为「他们的所为已经不能让任何人感到震惊」,它们只是起到给观众提供些背景信息的作用。如果说这出戏深得我心的第一个原因是上面所说的「多样」和「相反」,那第二个原因是在于它注重一个官僚组织内部的结构和运作机制,而非强调宏观层面的二元对立(其实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看列维•斯特劳斯比较合适)。用面目狰狞的士兵和流离失所的平民来渲染「恶」和恐惧,这是比较常见的,看到这些以后抒发感怀,反思道德也是免不了的反应,只不过任何更加具有效力和力道都是建立在了解——如果不能说是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根据英国历史学家Gerald Reitlinger在The SS, Alibi of a Nation, 1922–1945一书中所写的,RSHA(帝国中央保安局)的复杂程度没有哪个官僚机构比得上,底下有上百个部门和分属部门,大概是韦伯科层制理论的典型例子。作为一个没有切身经历过那种复杂性的人而言,能够调动起我的思维的,是其中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如何构成,是什么职能,每一个小的单位如何互相作用或互相牵制或互相算计(这个可以表现得很幽默)。当然这么复杂的官僚体系是八百多分钟里面不可能表现得完全清楚的,就算这样,借用一个虚构的事件,只表现一点点——RSHA第六部海外情报部(党卫军旅队长兼武装党卫军少将施伦堡)和第四部秘密警察部(党卫军地区总队长兼武装党卫军中将缪勒)之间的勾心斗角也是好的。
幽默感是处理严肃题材的影视作品让我喜欢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我一直认为幽默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十七个瞬间》讲的是一个极其严肃的故事,秘密会谈的结果关乎几个国家及其人民的命运,然而从一开始它就非常幽默,每个人物的「机密档案」中对于他们各自性格的形容词基本没区别,官僚特征尽显无遗。每个人的档案中几乎都写到「他勇敢坚定,对同事诚实,对帝国的敌人绝不手软」,对比一下缪勒中将风使舵的惯例,这些人中几乎没一个人对同事说真话且对帝国的仆人也都绝不手软的作风,这种尖锐的反讽,让我不止一次地想到托尔斯泰写拿破仑接见巴拉绍夫将军时的情景——「他好像很肯定他从来不会犯错」,最后皇帝却不得不把军队扔在俄国一个人逃跑了。当然把档案里的brave and firm两个词理解为心狠手辣,就非常恰当了。
由于施伦堡少将(SS-Brigadeführer Walter Schellenberg, 1910-1952)是这出戏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角色,五颗星星中的最后一颗是给这个角色和扮演角色的Oleg Tabakov,以及沃尔夫上将(SS-Obergruppenführer Karl Wolff, 1900-1984)和扮演他的兰诺沃伊,我喜欢这两个角色多于Stirlitz,因为他们都是会引起争议的。
这里加一点Schellenberg的有趣生平经历,这也有潜力成为另一部精彩电影的素材。Hal W. Vaughan先生出版于2011年的Sleeping With The Enemy: Coco Chanel’s Secret War一书中首次披露Coco Chanel小姐早在1941年就受雇于Schellenberg中校(那时他还没晋升为少将),1943年末或1944年初时,这两位合作谋划,试图让英国停止对德国的进攻,此次行动代号为Model Hat,以失败告终。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少将因战争罪被判六年徒刑,也许是所有SS军官中处刑最轻的几个之一,部分是因为他于战争末期下令把1700名犹太人转移出纳粹德国的领土,部分是因为他虽然军阶很高,但没有参与过killing operation。他于1949年入狱,在狱中写了回忆录,1951年因健康问题提早出于,移居意大利威尔巴尼亚镇,由Chanel小姐负担他全部的医疗和生活费用,并安置他的家人,1952年因癌症在都灵去世,她出资为他举办了葬礼。至于大家喜欢拿来和上校开玩笑的SS-Gruppenführer Heinrich Müller,他是出席万湖会议的军官之一,战后又失了踪,外加暂时没有听说和Coco Chanel之类的名流有甚关联,所以我对他的兴趣不太大,在此请不要争论究竟是谁该为种族灭绝负责这样一个如此沉重严肃而复杂的问题,对此我无法说得清,连一篇清晰的文献综述也无法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