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以色列小镇,中国,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三个不同的时空一直在我的脑海中盘旋,还有性感的希伯来语原声加上更加性感的法文字幕,种种这些的层叠曾经一度引起了我脑子中短暂的混乱,失神,然后重新聚焦到屏幕上。
gay、同性爱在我看来可能是个沉重充满压力的话题,至少在影片中的那个以色列小镇,来自保守社会传统,家庭,甚至宗教社区的压力,让人感受到了主角压抑无助甚或是痛苦。j'etais mort, mais je suis vivant. 我以前是死的,我现在却活了。让他由死变活的究竟那个男孩,还是他自己冲破了隐形的枷锁?最后的结局是不是他在净化自己的宗教仪式中选择了彻底的死忙?所有的剧情都不是令我迷惑的,甚至可以说是简单的,反正情节传达的就是传统价值观,同性爱,以及同志痛苦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不是一个新鲜的主题了,至少不止这一部电影在关注。
真正让我迷惑又失神的是开始说的三个空间的错乱。在巴黎马莱区不远的电影院看这部电影本来就是一个莫大的反差与讽刺。眼睛盯着屏幕,眼前的时空却不由的跳到不远处马莱同志街区上那些正在熙熙攘攘的,忙着享受巴黎周末夜生活的全世界同志们,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正在自由呼吸着巴黎四处弥漫着的暧昧空气。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对此感到幸运,但至少我觉得巴黎之于同志本就是值得感恩的。然后中国文化和同志也很合适宜的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尤其是那些著名的同志典故,龙阳,短袖,分桃等等等等,令人奇怪的是世俗乃至治史之人的评价,不批判本身就是暧昧的默许的。超越兄弟,姐妹的同性之情无论是在开放的城市还是在保守农村都是前所未有的被宽容,甚至是被赞赏。当然前提是性行为没有被发现。因为性行为本身在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中终就是需要隐秘的,是不洁的,公开宣扬是要被人所批判的。这跟中国文化传承中对女子失贞,通奸等的唾弃是同样的道理。换句话说超越友谊的同性之情不是被唾弃的主体。
整部电影就在我脑海中的不同空间跳跃中过去了,跟另外一个人同样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探讨了一下剧情,不出人所料,他只是欣赏了一下帅气的小男孩然后就在没有其他什么兴趣了。也许简单的乐趣更好一些吧,看电影还要想这么多,除了浪费一下脑细胞,还有写这个估计不超过5个人看的东西之外,我也想不到有什么别的了。

大开眼戒עיניים פקוחות(2009)

又名:大开眼界 / Eynaim Pekukhot / Eyes Wide Open

上映日期:2009片长:91分钟

主演:佐贺·史塔斯 冉·丹克 Tinkerbell 扎西·格拉德 Isaac Sharry Avi Grainik Mati Atlas 

导演:海姆·塔巴克曼 / 编剧:Merav D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