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起就不间断地听着施坦丁去各地录的田野录音,这次真人来南宁,终于可以面对面交流。
1.8在南宁现场看了全片。活动方的安排是下午2:30开始分享会,晚上5:30放这部电影,分享会的体验还是不错的,大家带着对施坦丁制作的电影的各种期待,紧接着又去观看了电影,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比较不疼不痒的观影体验,甚至把分享会时的愉快心情给拉低了。
先说结论:如果后面还有分享会的话,大家可以和施坦丁老师近距离交流,电影的话,你可能得斟酌一下。
这部电影严格来讲不是电影,而是对施坦丁田野录音之旅的一次回顾记录(当然这一点所有的观众都是有心理准备的,因为施坦丁在分享会有提到),也就是更偏纪录片,然而却又不能说是纪录片,因为片中多处夹杂着一些刻意为之的“演员走场”片段——施坦丁、阿初、歌者们有意地擦肩而过,却又一言不发。这种尴尬的演员走场,反倒是表现出施坦丁和歌者之间的真实关系:交心了,但没完全交心。
全片的具体结构大概是:1)施坦丁和阿初的对谈;2)演员走场;3)真实的歌者/乐手访谈。这三种主题在片中来回地运用。
1)施坦丁和阿初的对谈。阿初是谁?片中没有任何交代。两人的对话并不日常,更像是特地为了拍片子而端坐着去讨论一些问题、回忆一些事,这些信息和想法对于刚听完分享会的观众来说实在是隔靴搔痒。
2)演员走场;上面已经提到过。
3)真实的歌者/乐手访谈。比较可惜的部分,故地重游采访老朋友,却充满了距离感,对话明显很拘束,被采访者眼神闪烁,可以想象在拍摄前,施坦丁团队并没有做足够的工作使他们放松。
电影的最后是这样的两个段落:
1)在火车上的施坦丁,闭起眼睛,脑海中浮现了过去种种回忆,开始播放一些照片,长达十分钟。照片被调黑白,还被罩着一个不可思议的动态滤镜——海面波纹。我身边的朋友说,就像是头被人按在水下面看PPT
2)结束了旅途的施坦丁,在自己装修温暖的家中,享受着咖啡、猫咪和宁静
-----------------
看完片子后我终于意识到,撇开所有头衔,施坦丁实际上是一个旅行家,一个自我的旅行家。旅行的途中,“顺带”做了大量田野录音。
拍电影主要考虑自我——”坦诚“/”实在“地面对自我,是正常的艺术家行为——但是施坦丁的这个“自我”,过于蜻蜓点水,过于平淡,没有锋芒,没有对影像的思索。这样的“自我”,主观上难以获得共鸣,客观上也没有体现什么美学。光是”坦诚“/”实在“,不能成为我们长久铭记一个人的理由。
但还是感谢施坦丁一直以来带给我们的田野录音(这是她的个人经历的优质附属品),感谢那些不知名的乐手
现场买的CD,印刷质量一般,没有书号,也没有内页,不过充值情怀还是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