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乌托邦

男主亲手掐死病人真的很惊悚……

原来是《猜火车》的导演,那我大概明白了

的确跟《猜火车》异曲同工

迷茫的年轻人 想要寻找人生的意义 以为找到了天堂 结果天堂幻灭

海洋也契合了主题,可以物产丰富、风光美好,也可以杀机暗藏、危机四伏,

男主心路历程???

在村民附近徘徊是什么意思???


------------
我的名字叫richard。你还想知道其他的什么?关于我家人的事情吗,或者我来自哪里?那些都不重要。尤其是当你越过大洋让自己得到解脱,去寻找那些美丽的,令人激动的东西。是的,我承认,有些事情很危险。到现在18小时内在飞机上,三部无聊的电影,两餐倒胃口的食物还有六瓶啤酒,完全没有任何睡意。终于我要降落了,在曼谷。


“我在此找到人生目标----寻欢作乐。”

至于我,我仍然相信有天堂存在。只不过至少我现在知道天堂不是你费心去寻找的地方。那是心灵的一份归属感,如果你找到了那样的时刻……那么它将是永恒……


================ 喜欢的摘抄 ===========================
第十放映室

在好莱坞妥协,将男主塑造成兰博似的英雄人物

探讨的命题是猜火车的延续和深入

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不懂得真正的自由 不是依靠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就可以获得 追求的只是形式上的自由 只不过是享乐主义者 内心自私 不允许其他人来到沙滩 不过是高级一点的游客而已

青春的生命激情 青春中的人性 自私 狭隘 浅薄

都回归了 办公室

--------

易水风寒 评论 海滩 2009-06-20 21:36:39

这种生活却存在着,这是一种平衡,但是非常脆弱的平衡,就像一条单一的生物链一样,一旦其中的一环出现了纰漏,整个食物链就会分崩瓦解。首先是有人遭遇了哦鲨鱼的攻击,死了一个,重伤了一个,而对于伤者,他们为了维持乌托邦的隐秘性,没让他去接受治疗;接着,乌托邦曾经的平衡,被几个外来旅行者所打破了,地图的外泄,让这个乌托邦面临着瓦解的可能性,于是,内部开始瓦解了,有人出走;事件越演越烈,旅行者被杀,和岛上农夫关系的恶化,让这个乌托邦站在的十字路口。而Sal的那一枪,则最后瓦解了人们对于乌托邦的幻想,乌托邦瓦解了。这个本该是代表着自由、平等的乌托邦,却险些被鲜血所染红,这与大家所期待的乌托邦相差太大了。

乌托邦瓦解,所有的人回到现实,只有Sal坚守着这个梦想,依然没有离开。只是怀疑,这真的是个世外桃源吗?古人是这么解释的:“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所以说,他们所构建的乌托邦,只是一个脱离现实的下下之选,实际上,他们真的并没有找到世外桃源,反而是最终,Richard看到那张照片后的感觉,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海洋——神秘、恐惧和守望

鲜有废客 评论 海滩 2016-09-25 01:09:04

2000年,由丹尼·博伊尔执导的《海滩》则是对于海洋进行了一场远古宗教般的朝拜。

影片讲述的是美国青年理查德独自一人在泰国旅游,在各种因缘际会后找到了一处神秘的岛屿——一个类似于伊甸园般的地方,这样的设定无疑是一则现代社会中的童话,它试图消解当下社会中的理性和法律,重置社群中的人际规则,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利用海洋增加了梦幻和神秘感。

本片作为和《猜火车》类似的寓言电影,蚀去了前者中的邪典风味,增添了白色沙滩般的耀眼神秘,这样的质感并不同于中国古代的“桃源之处”,世外桃源是一种小农社会下的朴实无争,而《海滩》的故事则试图在现代寓言中构建宗教和信仰,有趣的是,电影将这样的构想架空在一处“海洋”中的孤岛,无疑让这种“乌托邦”式的幻想玄之又玄。


左树 评论 海滩 2012-04-17 00:01:23

《海滩》精彩的刻画出了享乐主义(Hedonism)在遭遇其终极大敌【死亡】之时的无力与脆弱,可谓非常入骨。当瑞典哥们被鲨鱼咬死,沙滩上长长的血迹,以及另一位身残志贱的瑞典哥们天天吵闹的呻吟时,死亡的气息似乎总是挥之不去,作为享乐主义的大敌,人们自然也没了心情。 而这些迷途不知返的人们总是天真的想将无法永恒持续的事物费力的维持,于是做出了将享乐作为最高指示的违背伦理道德的决定,于是更多的痛苦与死亡也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结束了这群人的享乐之梦,到最后一场空。
永夏之人 (没有检视过的生活不值得醉生梦死) 2012-05-29 00:33:01
享乐主义和嬉皮士精神很有联系呢。。。嬉皮士是不那么在乎死亡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婴儿 2009-06-15 18:37:27
猜火车只是一种反对,海滩在反对的基础上走得更远~


贝西 评论 海滩 2010-07-12 14:12:56

这部为人诟病的电影出自1996的同名畅销书。很多同学忽视了书中所描述的这个群体的背景—背包客(backpacker)和背包客文化。我自己从来没有做过backpacker,也不知道目前在中国,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背包客。不是说你身上背个大包,带个睡袋,手持Lonely Planet就算背包客的。背包客没有功略,没有计划,居无定所,风餐露宿,窘迫的时候连饭都吃不到。他们走到哪儿算哪儿,能找到工作赚个路费就停一会儿,再接着上路,也有停着停着就不走了的。这种停留,多半是找到了理想国 – 比如电影里的内群人,再比如大理内家坏猴子的酒吧老板,再再比如我认识的Whitaker同学(遇到一个姑娘)。他们想去不一样的地方,看不一样的风景,认识不一样的人,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不一样的事。悲剧的是,电影里面Richard说:“I just feel like everyone tries to do something different, but you always wind up doing the same damn thing.” 如果你明白这一点,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内些背包客在找到paradise的时候那么欣喜若狂。

立足于真正的背包客文化,不管是原著还是电影都狠狠煽了Lonely Planet一个耳光。这一系列通俗旅游指南告诉你去哪里怎么去做什么,完全违背了旅游随心所欲的原则,削弱了探险者的创造力,把地球上无数美妙之地物质化商业化。(据有反讽意味的是,The Beach发布以来,电影拍摄地又成为一旅游热点。)于是,在曼谷背包客云集的Khao San Road上,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You know Richard, one of these days I’m going to find one of those Lonely Planet writers and I’m going to ask him, what’s so fucking lonely about the Khao San Road?” 我笑喷了。


这部电影也算是阐释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威猛九大妞 (成都) 2014-05-29 00:22:31

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的自发过程总是从热力学概率小的宏观状态向热力学概率大的宏观状态转变。——讲白点,一个封闭孤立不开放的系统会不断熵增(混乱程度增加)直至秩序变为混沌。从一开始疯狂光头男离开天堂岛直至自杀就可看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运行许久的乌托邦已经开始出现各种问题,之前的美好和秩序不断被打破(个人认为光头男也及乌托邦创始者之一的他的自杀就是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曾经的乌托邦无可避免的滑向衰落与集体堕落)

而阻止熵增的唯一办法就是把一个封闭系统变为一个开放系统(即不断引入新的元素)导演(或者光头男?)于是把一个不安份的粒子放进了这个封闭系统,于是,小李来到了岛上。

海滩The Beach(2000)

又名:迷离沙滩 / 迷幻沙滩 / A Praia

上映日期:2000-02-11(美国)片长:119分钟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丹尼尔·约克 维吉妮·拉朵嫣 吉约姆·卡内 蒂尔达·斯文顿 罗伯特·卡莱尔 

导演:丹尼·博伊尔 / 编剧:亚历克斯·加兰 Alex Garland/John Hodge

海滩的影评

嘿咻
嘿咻 • 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