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观众的刻板印象中,纪录片天生携带的客观与纪实属性仿佛意味着它无法包容戏剧性的存在,但事实并非如此。显然,戏剧性不仅不是故事跌宕起伏的剧情片专利,在我们未经雕饰的生活中,它同样无处不在。而在纪录片的创作守则下,戏剧性或许难以被“制造”,却可以通过巧妙的电影语言进行“捕捉”——干超导演在其作品《红跑道》短短的四分钟片段中,便通过别出心裁的素材选取、润物无声的视听语言,在纪实的缝隙里实现了对“戏剧”的捕捉。既提升了作品的观赏性,也以小见大地呈现了小运动员们的训练环境与心理面貌。
别出心裁的素材选取为真实情境注入悬念、突出人物。悬念与人物都是戏剧的基本元素,在《红跑道》的该片段中,导演有意简化了教练辅导孩子们训练的过程,转而大篇幅地展现了“训练前”与“训练后”的内容:
在“训练前”的部分中,教练摆置训练奖品的动作得到了完整的呈现,并在言语间不经意透露了“奖品买少了”的信息,配合于此,中景和全景的切换也在展现训练环境的同时,使“六个奖品”和“七个孩子”的数量关系得到强调,从而为这一情境注入悬念;
在“训练后”的部分中,导演没有把过多镜头停留在收获物质奖励的六个孩子身上,而是集中刻画因训练成果最差而无奖可得、却被奖励与国旗合照的第七个孩子,使得这个处境特殊且矛盾的人物在大量素材的视觉信息下得到了突出,既强化了这个片段的戏剧张力,也让前面设置的悬念得到呼应,形成完整的戏剧弧光。
润物无声的视听语言放大一个个细微的“反差”。在被高度浓缩的训练环节中,有这样两个镜头让戏剧性于直观的视听空间中得到表现:
第一个镜头是一个富于动感的运动镜头。它先是在平摇中完成了由“教练”到“孩子们”的第一次被摄主体转移,进而又通过焦点的变化使被摄主体由“未上场的孩子们”转移到“场上的孩子”,简单的两次被摄主体转移,让教练与孩子的师徒地位关系、孩子之间的竞争关系得到了高效的传达,而不同人物的状态反差也让戏剧性得到了贯彻与落实;
在第二个镜头中,导演选用中景,着力刻画最终“排名第七”的孩子,彼时孩子在前景中紧张的神情、不达标的体态和教练在后景中大声的呵斥再一次形成反差。这既在“戏剧”层面上为后续的结果打下铺垫,也拉近了观众与小运动员的心理距离,让我们代入他的处境体会他所承受的压力和紧张感。
在《红跑道》该段落的最后一幕中,贯彻始终的戏剧性与作品内在的表达意图得到了结合:如卷轴被摊开一般,收获了不同“奖励”的孩子们在一个运动镜头中逐一入画,他们都注视着彼此的奖品,唯有两手空空的“第七个孩子”表情复杂、看向别处——虽然收获了别样的奖励,但作为儿童的他却失去了触手可及的快乐。这让观众不禁思考,在为举国光荣输送运动健将的进程中,我们又是否轻视了对那些个体、对那些幼小心灵的关注与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