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于19世纪末发韧,经过20世纪初的发展,到20世纪20、30年代时,也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技术问题),开始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把这一时代称为电影的“轴心时代”也不为过。以后的历次电影运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根源,以后近100年里电影人所思考的问题,这个时代的电影人都已经有了探索。

记录片在此时也基本定型。电影本身就是以记录的面目出现,所谓的剧情片只是后来的发展,所以那个时候出现了许多划时代意义的记录片。而记录片的两大倾向也已经开始分道扬镳。记录片只是纯粹真实地记录下导演所看到的,还是导演可以刻意地截取(或引导)生活的真实片断,来表达导演所要表达的?这种争论在当今也被激烈地讨论着。《华氏911》明显属于后者,它刻意地展示了一些、隐藏了一些,来表达导演的政治观点。《铁西区》更属于前者,它忠实地记录了沈阳铁西区的点点滴滴(片长有7个多小时,我看的时候两次睡着),但它并不防碍导演的表达,铁西区的破败、工业时代的没落、人群的焦灼都是可以看到的。

这种分歧在“轴心时代”便已经出现。由卢米埃儿开源,形成了写实主义一派。他们反对刻意地去营造冲突,主张自然地采撷生活,甚至反对摄影机的运动,主张固定机位。到了弗拉哈迪的杰出的《北方的那努克》,这种态度变得灵活,也奠定它的记录片的里程碑的地位。但20年代苏联的强大似乎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新兴的苏维埃政权急需宣传自己的理论,新兴的电影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工具。(终于要说到题目了,汗……)

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认为,记录片本身便具有鲜明的主观性,是根本无法做到纯客观,拍摄记录片,就是要把生活的片断做一个梳理,来体现主观性。这部《关于列宁的三首歌》就是一个典型。

《关于列宁的三首歌》根本不是以空间或时间的变化来组织影片,这对记录片来说是罕见的。全片完全由导演所要宣传的政治思想和导演的情绪控制。第一首歌表现有了列宁之后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第二首歌表达了对列宁之死的哀恸,第三首歌则描绘了在列宁思想的引导下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

抛开政治,这是一次不错的创造。电影被用作思想宣传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居然可以这么强大!同年,瑞芬斯塔儿拍出了《意志的胜利》,完美又铿锵地表达了纳粹的思想,成为影史上此类记录片的泰山北斗。

博客:http://www.mtime.com/my/Lyeast/

列宁的三首歌Три песни о Ленине(1934)

又名:Three Songs About Lenin

上映日期:1934-11-06片长:59分钟

主演:Dolores Ibárruri Nadezhda Krupskaya V.I. Lenin Joseph Stalin 

导演:吉加·维尔托夫 / 编剧:Dziga Vert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