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看,这部片子应该会给看过的观众比较大的震撼,因为中国的传记电影水平大家都知道的,因为我们心里也明白要准确表现一个内心丰富的伟大作家是件困难的事情。而《年轻的安徒生》那种注重人物内心的传记方式,让我们耳目一新。

电影并没有将安徒生表面化,而是多侧面地表现了他。不仅有对他飞扬的想像力的艺术化表现,而且也呈现了他的众多缺点:不谙世事、自我中心主义、苍白柔弱。但这些缺点与他对理想的执著、对生命不断探索的激情相比算不了什么,最终我们面前的安徒生仍然是可爱的、并且值得爱的人。

电影中至关重要的huk这个形象是导演虚构出来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表现的情感是真挚的、即不虚假的也不造作。

校长这个角色确有其人,但是我认为对他的表现不太到位。导演致力于表现这个角色丰富的内心,但结果确却让我们对这个角色感到困惑。
我无法同意这样的说法:校长是在以他自己的方式帮助安徒生成长,是校长的反面教育方式成就了安徒生。一个因为你的过失而暴力责罚你朋友的人,他的教育方式绝对不可被认同。
对于校长,我更趋向于认为他是个和自己做斗争的人,年轻安徒生的身上有他的影子,他想通过战胜安徒生来战胜年轻时候的自己,一个被他埋在心底,最终却像种子一样发芽的、更加茁壮的自己。一个如校长一样善良的人只有在面对自己的心魔时,才会变成一个暴君,我想这应该是对这一角色最合理的解释。
然而很多人却没有看懂这点,我想更多的原因在于导演没有给这个角色更多的表现内心挣扎的空间。

另外对于影片我有两个无法苟同的地方:
1、huk死后安徒生和校长如何能够继续共处、甚至忘却前嫌?对于这样的、至少是间接杀死了朋友的校长,你会怎样?安徒生是一个懦弱到继续容忍他的人吗?如果这样,安徒生就不是一个可爱的安徒生,而是一个让我们可怜的人了!而我们知道,安徒生虽然有时非常羞涩、有时甚而自卑,但决不是这样一个让人怒其不争的人!这样做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安徒生将huk的死亡的原因完全归结于自己,但即便是这样,一个人也不可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在面对校长时,只为自己感到担心,而内心毫无愤怒。
2、晚年的安徒生怎么会恶梦连连!一个写了那么多优秀童话故事的作家怎么可能恶梦连连!一个笔下世界充满了抒情色彩、对上帝充满了感恩之情的人,怎么可能在临死时恶梦连连!这整个基调都是一个败笔!!!

年轻的安徒生Unge Andersen(2005)

又名:Young Andersen

上映日期:2005-08-11片长:110分钟

主演:Simon Dahl Thaulow Peter Steen Lise Stegger 帕尔·奥斯卡森 强·朗格 

导演:拉姆尔·哈默里克 / 编剧:安徒生 Hans Christian Andersen/Rumle Hammerich/伍尔夫·斯塔克 Ulf St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