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的。如果是我,我会选择辞职。但是,有两个问题需要提醒大家:

1、不要裸辞。如果下一份工作没有着落就急着裸辞,一个月内找不到工作,就会把你打回原形。很多人会高估自己在无收入状态下的压力承受能力。

2、你要搞清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哪里,然后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方案。在不知道病根的情况下,希望通过不断跳槽的方法来“试”,期望运气足够好,能够碰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样的做法多半是属于痴心妄想。

先解决一个问题:依照兴趣选工作,到底是否靠谱?

当你觉得工作令你痛苦、难受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不感兴趣。但是,假如反过来,我按照兴趣找一份工作,就一定能解决问题吗?这倒未必。我们首先要明确,兴趣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兴趣的产生是这样一个过程:在不断接触到外部事物的过程中,有些过程会产生积极的结果,给予我们一种正向激励,从而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让我们的大脑产生一种亢奋/愉悦的感受,从并情绪上产生“兴趣”的概念。人们总是会贪恋美好的感受。所以,为了让这种愉悦的感受再次产生,我们会重复尝试这种行为,并因此而形成一种正循环,刺激更多积极结果的产生。相反,如果在接触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一些不愉悦的感受,我们则会产生“讨厌”“不喜欢”的感受,并放弃这种尝试。
所以,兴趣的产生不是凭空的,而是在不断接触外部事物的过程中形成的。有的人经历非常丰富,他能够从众多的行为中比较出来,哪些行为能够给他形成正向激励,而哪些行为只能够给他带来负面反馈。通过这样的比较,他就会自然而然重复那些能够形成正向激励的行为,并且在不断的重复过程中将这一行为变得更强。比如,喜欢数据分析的人,他能够从这份工作中获得足够的正向激励,所以他就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学习更多数据分析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将这一能力变得更加强大。相反,如果他看到数字就头疼,他就没心思在这方面花费更多的精力了。再比如,适合做销售的人,他能够很快拿到订单,这对他形成一种正向激励,即使工作中遇到了难搞的客户,他也会去研究如何搞定这样的客户。而对于不适合做销售的人来说,长期拿不到订单,会让他们的信心丧失殆尽,并进而产生怀疑自己的念头。为什么有些兴趣能够变成工作,而有些不能?

蔡康永说:别随性的想把兴趣变成职业。只是兴趣的时候,不需要任何人点头。你爱怎么唱歌、煮菜,爱怎么设计你家,或投资股票,都是你自己的事。一旦把兴趣变成职业,就需要遭遇的每个人点头。兴趣变成了任务,花园变成了战场。与其做喜欢的事,不如做擅长的事。留着花园种花吧。

换句话说,兴趣变成工作,是需要交付高质量的结果的,你需要得到同事、上司、老板的认同,你才能在这个岗位上坚持长久。而要想在一个岗位上持续坚持3年、5年、10年这么长的时间,你得确保能够胜任这份工作,能够从工作本身获取正向反馈,以及由此带来的充足的动力和成就感。那你凭什么才能胜任这份工作,并愿意坚持5年、10年呢?答案是:优势。
我的另外一篇专栏文章,详细阐述了优势这个概念:一种“贯穿始终、并能产生效益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模式。”他们为这种开关取了一个名字,叫“才干”,英文是talent。这里的重点是“贯穿始终”。每个人都有一种“神经过滤器”,它使你在工作和生活中对于某种刺激感到兴奋,而对于其他的刺激则无动于衷。要做好任何工作,都需要“才干”,因为做好任何工作都需要某些“贯穿始终”的思维、感觉和行动模式。
比如有人从事销售工作,需要进行陌生拜访。有些人见到陌生人,会脸红紧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打破僵局,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对方才能够有兴趣去听,于是冥思苦想寻找话题,结果却是对方不感兴趣的,最终导致整个过程以“尬聊”结束。但是,有一种人,天生具备与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并且喜欢结识各种不同类型的陌生人,越多越好。每结识一个陌生人,他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并且寻找机会结识下一个陌生人,乐此不疲。在盖洛普看来,对于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的人,具备的是“取悦”优势。而需要进行陌生拜访性质的销售岗位,则为他们“取悦”优势的发挥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在遇到陌生人时,他们的“取悦”开关会自动启动,思考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对方的好感和信任。
发挥优势,你能得到什么回报?

一是能够从工作中获取驱动力,这解决的是工作意愿问题(我愿意干)。当你觉得这份工作令你没有干劲、浑身懈怠、无时无刻不想逃离的时候,那是因为这份工作本身的工作内容与你的“才干”本能相排斥或冲突。比如,让具备“取悦”优势的人去拜访客户,对于他来说这是一种令他兴奋的工作模式;假如一个人更喜欢安静地思考问题,那么,拜访陌生客户这种事对于他来说完全就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会令他极度排斥。让富有想象力的人去思考策划方案,天马行空式的工作内容也会令他充满激情;但假如一个人只擅长逻辑思维,那么这种创造性的工作方式同样会成为他的梦魇和折磨。
为什么很多人换了多份工作,都觉得没有动力?最核心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所从事的所有的工作,都不符合他的“才干”优势,无法提供给他更多的驱动力。举个例子:某客户A,毕业两年,频繁跳槽、工作不稳定,迫切需要一份安稳的工作,于是考了公务员。但考上之后干了一两年,却发现成天琐碎的工作令自己实在厌烦,原本期望的那种稳定却无法令他充满干劲。原来,他内心里存在着“成就”才干,注定他不是追求安稳的人。他所追求的那种安稳,只是在他频繁跳槽的状态下所产生出来的一种“伪需求”。而一旦这种“伪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内心里“贯穿始终”的行为模式就会跳出来,重新支配他的选择。
二是上手更快,能够得到更优秀的业绩表现(我能干好)。我们可以用“冰山模型”来解释这个概念。要想干好一项工作,要受到3种因素的影响:技能、知识和才干。技能和知识是呈现在冰山之上、可以观察到的部分,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进行弥补的部分。它只是在30%的层面上影响了一个人的业绩表现。而实际上,70%的业绩影响因素则隐藏在冰山之下,其中之一就是建立在才干基础之上的胜任力。
在现实工作中,你可能会发现,同样的一份工作,有些人不怎么努力,就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或者,在付出同等努力的情况下,他们得到的结果要远远超越其他人。而有些人则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他们想要的那种结果;或者,即使得到了,这个过程也要更加艰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表面上看,你们使用的都是同一种知识和技能。而最终决定结果的,却是才干,这是一种无法弥补的竞争力。
因为工作原因,我曾经深度接触过一个广告设计小组,整个小组有10余人。这些人都具备艺术设计方面的专业素养,大多数人学历水平都在本科以上。但这些设计师所设计出来的作品,却是参差不齐的,有些人只会修修补补,有些人只会模仿照搬,而真正能够设计出有创造力的优秀作品的人,却是其中一个只有高中学历水平的设计师。每次重要的设计任务,都是由他来主导,设计出来的作品经常能够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像这种超出常人的业绩表现,就与他内在的才干优势密不可分。
三是成就感和满足感,并愿意重复这一过程(我希望下次还这样干)。我们寻找一份工作,我们以为钱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但干到最后,你会发现,以钱为基础的物质刺激只是短暂的,而长久的刺激,则来源于工作能否带给你精神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缺乏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即使你能得到好的结果,你也没有动力前进,甚至,为了生存,你在忍受这份工作带给你的种种不快。我们曾经遇到一个客户,从事饲料销售工作,月薪10K+,业绩排名在区域前3,从事销售工作3年。在一个四线小城,按理说,他的业绩和薪水都是不错的,但他却下定决心换一个方向,理由是“自己本身比较内向,不想说话的时候还逼着自己去说,去想聊天的话题,这种感觉太难受了。”对于他来说,即使达成了优秀的销售业绩,但这个过程并不令他“感觉良好”,而是“太难受了”,完全没有那种业绩达成之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于是,在别人眼中看起来不错的工作,在他眼中却成了一种煎熬,时时刻刻都想逃离。而对于真正能够发挥优势的工作来说,在工作完成之后,他会感觉良好,并愿意在下一次的工作中重复这种过程。
当你不喜欢一份工作,并感觉痛苦时,应该怎么办?

最佳答案:静下心来,寻找自身的优势,并以此为基础,深入、长远考虑自身的职业规划,确保能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我们以往所咨询的大量客户,都是因为从事了与自身优势不相符的工作而痛苦。而在咨询了之后,他们都重新找到了前进的动力。

手塚治虫 创作的秘密NHK特集 手塚治虫・創作の秘密(1986)

上映日期:1986片长:45分钟

主演:手冢治虫 

导演:N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