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与90年代,我国涌现出了大批讽刺批判性喜剧,这些喜剧通过荒诞的剧情,高度提炼的人设,叫苦不迭的社会规则构成了令人哭笑不得的社会风俗画。
而《死去活来》是对这种手法的更高度运用,其中令人耳目一新的就是此片的“毒舌”独白,其独白的无厘头程度在中外影史中都难以见到,独白不再提供单一的故事背景,信息,这样的单一作用,而是跳出了整部电影,从观众的角度去吐槽电影本身,这种自嘲的精神更为故事怎添了一丝荒诞的趣味。
故事一开始,就是一段极其调皮的独白:本片纯属真实故事,如有巧合,那就真的只能是巧合。请有对号入座癖好的朋友,不要把那些不光彩的事硬往自己身上拉扯,放心,说的肯定不是您,当然,信不信由您。
这一套独白下来,让普通观众捧腹大笑,让对号入座的,如坐针毡,却也只能苦笑。随着这段独白和人物介绍的结束,在不到3分钟的时间里,剧情就马上进入了第一个高潮。
死亡
即将走马上任副市长的李青远面对采访的记者,慌忙逃窜,其中更是不乏混入人群,乔装打扮等间谍片的场景,但影片在模仿类型片的同时,也不忘维持自己的荒诞喜剧风格。对于混入人群的李青远,独白这样吐槽:长期以来男士们的服装只有黑灰白蓝一色的式样,一色的布料,可爱的设计师们怎么把灵感才气都用到了女人们的身上?
这样的独白是对古板剧本套路的解构,也是对社会现状的讽刺。迄今为止,这种自我嘲解,也只有在欧洲的一些无厘头电影中才能瞥见,但同时达到这种双重效果的,却少之又少。
就在李青远混入人群之后,一连串因果相连的戏剧性情节又造成了李青远的“死亡”。故事的主题也从这次“死亡”展开了。但李青远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是个“死人”了,身份证没了,钱也没了,想找朋友,这该怎么办呢?李青远看着来来往往的车,那就搭个便车。
但李青远空着手挥了半天,也没见半辆车停下来,反倒是对面刚来的人,拿着手里的两袋螃蟹就往半空中挥,没一会就拦下了一辆车。
这下李青远没辙了,但他也想明白了,原来要送礼!但身无分文的他还能送什么呢?就算现在他想送“命”也没命了啊。
最终一辆车在他面前停了下来,李青远拿着一双鞋子就往司机身上蹭。好心的司机让他赶紧把臭鞋子放下。
李青远着实尴尬,除了送鞋子,身上也没啥值钱的玩意了。
司机也无可奈何:这社会风气就是被你们这些人带坏的!
李青远一脸尴尬,他自己也不想啊。“这不都是你,不,是他,不是……”
到最后,李青远自己也说不清到底要怪谁?是自己没坚持原则被歪风邪气带坏了,还是因为那些不收礼不办事的人,又或者是全怪那些只想着送礼讨关系的人?
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又怎么能凭一个人理解得了,改变得了的。但只要有越来越多的人保持清廉,社会总会变得越来越好,这种事,又哪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话说另一边,李青远虽然肉身还在,但他作为“准副市长”的身份可已经死了。前一秒他的老婆孩子还被各大艺术团,音乐团录用、提拔,那些原本毫不相关的人也来送礼巴结。这种突如其来的待遇简直让母女俩乐上了天。
只是这沙发还没坐热,新搬来的钢琴都没弹几次呢,人就死了。
李青远自己倒是痛快,见着了朋友大吃一顿,对自己的“死”丝毫没什么感觉,但苦了这母女俩,不但坐了次“待遇”的过山车,连丈夫都死了,刚才那些称兄道弟的家伙,在李青远的葬礼上,重新开始攀附起了关系。
复活
《死去活来》顾名思义就是瞎折腾,李青远的“复活”给他们的打击可不亚于他的死,他的“死”对这些攀附权贵的人来说不过是换了一棵树爬上去罢了,但他的“复活”,却是旧权力的复活,就像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样,旧势力的复兴,也必定会对那些背叛者重新洗牌。
所以老金那段跪地求饶,不止是对鬼魂的跪地求饶,也是对权力的跪地求饶,《死去活来》前期的那些嬉笑怒骂在李青远“复活”以后,就开始了冷酷的讽刺。
直到最后,导演也没有给出一个完美的结局,在另一部著名的讽刺喜剧《黑炮事件》里,开会,也同样没有给出一个定论,正是讽刺喜剧的这种真实性,让观众继续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去改变社会,改变这种规则,而非好莱坞故事中一个人战胜了某种体制和规则的“梦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