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开年至今,TVB只交出了一部口碑较好的剧集。这部《铁马寻桥》,凭着李添胜和张华标的金牌制作班底,终于以结局篇43点的收视一扫TVB日前负面消息不断和惨淡收视的阴霾。
大旺收场之后的余音其实有点苍凉。就在2010下半年,张华标离职,李添胜退休,众望所归的《巾帼枭雄2义海豪情》,便是二人的封刀之作。
TVB啊TVB,怎能让人不忧心?

一、武之真义
严格说起来,《铁马寻桥》的故事情节其实很老套,推陈出新处并不多。而且人物关系的设置的确和《家好月圆》极为相似,难免落人口实。但张华标和李添胜的确是叙事高手,不仅善于营造悬念,而且懂得控制节奏。高潮迭起,一波三折,令人有追看的动力。
“铁马寻桥”的深意,在剧中已由梁湛一语道破:铁马是指扎实稳定的下盘功夫,寻桥是指灵动迅捷的上盘功夫。马步是练武基本功,马步扎得稳,才不易被打倒;而桥手是主动出击,抓住机会一击即中。若要克敌制胜,二者缺一不可。
引申到剧中来,这四个字亦是做人的道理。铁马是立品,做人须得脚踏实地、心地良善,才可根植不倒;寻桥则是魄力,能屈能伸、不卑不亢,该出手时便出手,该反击时须反击,如此,为人处事方可问心无愧。
其实很喜欢该剧宣传时所阐述的剧意:武学本身不存善恶之分,“以武屈人”还是“以武服人”,在乎习武之人是否心存善念。心术不正者,以武作恶;心存善念者,以武行义。剧中顾、荣两家各自代表了“武德”和“武害”的一面,编剧以两家数十年来的恩怨际遇,强调“有武无德”所产生的恶果,亦教育观众武学的真正意义:止戈为武,武之大者,在不战而屈人之兵!
可惜,最终剧集的着力点并不在此。关于“武”之真义,只是点到即止。说得最多的,是正义良心,也是因果承接。
欧阳彪最喜欢的那副对联,是顾家的立身之本,也是剧集的中心风骨。短短十个字,便可将一切概括其中。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二、由因成果
佛家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世事皆是如此。就算是查无实据,也必定是事出有因。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作的一切承担后果。谁都不会例外。
有因,便会有果;会得恶报,必定是曾造恶业。
世上从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

人人都说顾家惨案,是荣德的忘恩负义。
但如若侯荷花从不曾刻薄过他,不曾一次又一次地辱骂过他,而可以像顾坚诚和欧阳惠兰那样与之安然相处,那么不止她个人的命运,而是整个故事,都可能改写。
世间很多祸,大都从口出。一时意气,往往要付出不可想象的巨大代价。
损人之事,终不利己。

顾家在逆境中的团结坚韧,是善因。
若不是欧阳彪经常赠医施药的善心,仅靠惠兰一个无人照应的寡母,要带大五个孩子谈何容易?每当他们出事,总有正义之人出面相助,而不致孤掌难鸣,所以才能与凶狠阴险的荣德冲突二十多年而平安无事。
若不是惠兰对孩子们毫无保留的爱,这个家也不可能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地去抵抗外界种种压力种种凶险。若不是她好心收养了阿雁,便很难说能不能唤醒陈娇的良心,那或许一生她都无法与长子汝章相认。
故事一开始,善的一方便处于极度危险的劣势之中。但就因为那可昭日月的良善之心,始终在黑暗里为众人指引着明晰的方向。最终汇聚成了燎原之火,烧尽了恶的遮天幕布。

荣德最终的众叛亲离,是恶果。
他最爱的儿子几乎丧命,亡命天涯回来之后为报仇不惜一切代价,最终双腿尽废;他至亲的两个女儿,因为无法原谅他的诸多恶行,最终与之反目、离家出走;二十多年来对他不离不弃、真心相待的妻子,他强行把她送进癫狂院是为了保护她,哪知最终却真的逼疯了她。
哪怕他拥有再显赫的身家、再熏天的权势,该还的,还是要还。偷来抢来不属于他的东西,最终也不会得到。
欠钱的还钱,欠命的还命。因果承接,报应不爽。
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报,皆从业起。
真的是这样。

三、戏骨之戏
林嘉华演奸到出汁的荣德,真是入骨入髓。
从年轻时的暴烈冲动、愤恨难平,修炼到后来的阴狠毒辣、不动声色,荣德这个人,也算是奸人之中的经典角色了。
他在泄愤杀人时毫不留情地招招致命,他在平淡叙说任何一件事时背后都有着令人发指的目的;明明自己身负顾家多条人命,却还执意咬定是顾家对自己数次加害;你看他在外面做尽伤天害理的事情,回家却可以继续用深明大义的道理教育两个女儿;他在被人当面指证当年恶行时,竟然可以面带笑意地认真倾听;对自己做过的事抵死不认,到了最后宁愿自己了断也拒不伏法……
荣德的坏,是泯灭天良、不可能回头的。但这样的人,却也并非无情。对儿子的护犊心切,对妻子的全心爱惜,又使他不至那么面目可憎。
这样一个坏得不可救药的角色由林嘉华演来,竟是气定神闲的。看他的眼神既可同时愤然如火又阴贽胜冰,看他越是不露声色越是让人不寒而栗,看他还可在众人群起而攻之时温柔地替妻子整理被弄脏的头发,看他面对千夫所指依然可以面不改色地颠倒是非。可在疯癫的妻子面前,他又是悲难自抑地真情流露,在被儿子背叛之后,颓然坐倒绝望崩溃之际,这个人物真是被他演到了极致。

剧集宣传时最大的亮点是元秋。以硬功夫亲身上阵的元秋,再加上性格坚韧硬朗的欧阳惠兰一角,应该很有噱头。但可惜,欧阳惠兰最好的戏份,都给了杨怡。年轻时的欧阳惠兰,从经历父母惨亡到丈夫失踪,再到后来孤身与仇人对峙,奔至火车站苦寻被拐走的儿子,再到后来忍辱求全向荣德暂时屈服,那是这个角色最有张力也最见发挥的时候。而到元秋出场后,顾家主心骨的位置,已经悄然转移给了马国明饰演的顾汝棠。在后来的故事里,欧阳惠兰不止戏份少,连出手机会亦是少得可怜,白白浪费了元秋的一身好功夫。
相较元秋而言,反倒是惠英红饰演的蒋上珠更加可圈可点。
这个注定悲剧收场的深情女人费尽心力地撑着这个家,却兜不住丈夫越铸越大的罪,也唤不回女儿灰冷的心;她一生几乎都未曾违逆过丈夫的意思,却也一生都受着自己良心的谴责。她对他不计一切的维护,是感念他对自己的深情。所以哪怕自己受尽屈辱也无所谓,便是最后疯癫了心智,依然要将一切自行承担。
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荣德和芷晴父女争吵,丈夫责骂不止,女儿摔门离去。她夹在当中,谁都拉不住,最终只能坐在楼梯上痛苦掩耳拼命摇头失控哭喊。
惠英红在李添胜的剧中,演过老实隐忍的刘芳(《巾帼枭雄》),演过泼辣独立的殷静(《铁血保镖》),也演过情深粗豪的蔡银花(《碧血盐枭》),这次的蒋上珠是内心戏最复杂艰深的角色,惠英红演出了那种矛盾困惑和最终的悲情无助。
《铁马寻桥》大结局当天,正是香港电影金像奖尘埃落定之时。惠英红曾是第一届金像影后,可惜那时年轻的她不懂得这个奖的分量。时隔28年之后,当她再次夺得影后奖座时,百感交集在台上哭得说不出话,后来她说:“如果不拿奖,我不会哭。但等了那么多年,真的是我,怎么可能做到不哭?”那一刻,无论是她自己还是身旁其他人,无论是看她电影的还是追她剧集的观众,都感慨万千。

四、剧外之音
《铁马寻桥》的男主角应该是郑嘉颖,无论是从角色安排还是海报位置上来看,都是毋庸置疑的。
但实际上整出剧最讨喜的是马国明。
题外看到很多八卦,不知是否属实,但也觉未必空穴来风。

郑嘉颖多年来饱受置疑,即使登上过视帝宝座,却也是这件事最惹人非议。
多年来他的演技毫无进展,角色也大多过目即忘,与高层的亲厚关系与剪不断理还乱的绯闻故事一再成为八卦重心。
如果事实真如八卦所说,他对武戏不用心要求“三招了”,对文戏又嫌对白长很难记,搞得编剧没有办法,只好将原本属于他的很多戏份加给马国明。那么可以肯定,他将永远止步不前,且看谁能撑他到永久。

不得不赞马国明。
除却编剧安排的戏份够好之外,还在于他的演绎。见惯了他要么演忠厚本分的傻小子,要么演口甜舌滑的没正经,今次的顾汝棠可算是集大成的角色。
虽然排行老二,但自幼便担当起长兄的角色。对弟妹的宠溺和管教,两边都放得开。对内,整个武馆生意和家中大小事务全靠他决策和牵头;对外,他站得直身说得上话。便是大哥顾汝章,也不如他有魄力和胆识。
他同时还可爱。与芷晴之间温馨的爱情淡而不浅,与家人之间的亲情浓而不腻。再加之身形高大非常适合长衫造型,一招一式都显得功架十足。
在结尾众人被荣德挟制,全靠顾汝棠打破僵局的一场戏,马国明演出了悲的伤怀和愤的坚毅,全靠他慷慨激昂的对白和义愤刚勇的眼神将整场戏的气氛推到了顶点。
苦熬多年,他终于出头。

铁马寻桥鐵馬尋橋(2010)

又名:A Fistful of Stances

主演:元秋 李天翔 马国明 唐诗咏 杨思琦 李诗韵 黄嘉乐 林子善 林嘉华 向佐 惠英红 杨怡 钟景辉 蒋志光 汤盈盈 李成昌 胡定欣 蒋家旻 姚莹莹 李天翔 Eric 

导演:李添胜 / 编剧:张华标/陈静仪

铁马寻桥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