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湾电影是不是都这样笼罩着阴郁的气息呢?台湾电影不景气,大陆也同样不景气,然而经济上的情绪直勾勾地贯穿到了台湾电影的五脏六腑,大陆的电影却还在上演着一幕幕连篇假话。
我想把这部电影和我特别喜欢的《阳光普照》做一个对比,两部电影的主题其实是一样的:隐藏在、深埋在台湾社会中令人窒息的悲。只不过 阳光 是讲述了一个故事,像小说,这也更能令观众接受,情感上也能更为深入,但专注的点更小,对社会的整体批判性稍差。 同学 则像一篇散文,讲到这讲到那,多个主角来回讲述,共同铺开了一张台湾民生画卷。因为是散文,碎片化的,所以情绪上是克制的,导演针对每一个事件选择了一个特殊角度呈现,并无过多的渲染。
此外,形式上还有其他的不同之处,这也同样反应在内容的传达上。那就是导演的声音多次出现,打破第四堵墙,和观众进行了单向度的交流。这和导演在影片中传达的批判性或者说荒诞感是一以贯之的。
总结下来就是,虽然两片主题相同,但一个关注故事,通过故事传递情绪;一个关注形式,通过形式传达观点。
事实上上述文字是我只看到一半时写下的,这是我的一个习惯,因为有的电影看一半就够了,有的电影只看得下去一半,有的电影看一半就知道它在讲什么了,有的电影看一半去忙其他事给忘记了。
看到后半段,我想借用影片里关于“混沌”的相关表述总结影片:刚开始,导演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混沌而真实的现实世界,后来,也不知道是施了什么魔法,这片混沌慢慢地被一层一层拨开,显露出一个小小的希望之核。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感受到导演的悲,但结尾的“乐”,我不知道是不是导演内心深处的声音,但愿是。
好吧,其实我还没看完,现在看完了,闭结的死又矫正了影片后半段中若隐若现的“Happy ending”趋势,影片的主题思想得以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