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第一集《有死后之生吗?》,主要谈有关灵魂和意识的问题。

其中一位科学家把意识描述为像火焰那样飘忽不定,忽强忽弱,时左时右。它是那样的优雅,但是又让人难以琢磨。

另一位科学家认为,在极有限的意义上,灵魂可以从死去的人身上转移到亲人的头脑中。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来说明这个观点。他的妻子在脑内长了肿瘤,从发现开始很快就去世了。然而,她在他的头脑中留下了一个简单的版本。就像用几百个马赛克来复制一幅细节很多的画,这种复制是很粗糙的。

关于灵魂问题,我也有类似的想法,以下内容摘自我写的书《全球脑》第4篇,第9章“人生观”中:

“是否存在灵魂?现代科学无法找到灵魂存在的证据,否定了灵魂存在的可能性。当一个人死后,生命也随之终结了,肉体分解成不再关联、细小的物质,不会留下任何非物质的存在。但是,与这个事实相反的是,我们却能够感受到逝者的灵魂。例如,对于已逝的父母,他们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数百年前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如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战犯的罪行,同样在我们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对于一个活着的人,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他的灵魂,无非是我们可以持续地受到他的情绪、观念的影响,甚至包括那些令人厌烦的习惯。而对于逝去的人,如果这种影响力依然发挥作用,那么他的灵魂也就可以认为是依旧存在的。个人的灵魂不仅存在在自己的脑中,它必然存在于众多的脑中——那些曾经受其影响的脑,同时也存在于任何记忆该灵魂的其他载体中,例如日记、书籍和音像资料等,甚至包括故居和普通的日用品。当个体死亡后,他的灵魂仍然存在于其他的脑中,所以仍然能够感受到该灵魂的存在。

我们可以用一个图形的改变来抽象地描述灵魂存在的变化。在一个圆环的内部,有数量巨大的粒子;圆环内部代表一个活着的人自身。在圆环的外部,同样存在数量巨大的粒子,它们呈发散状排列在圆环的周围。圆环内外的粒子,可以当作为这个人的各种思想、观念等。外部的粒子存在于其他载体中,距离圆环近的位置,粒子密集;远的位置,粒子稀疏。圆环内部的粒子不停的相互作用,而外部的粒子之间也在发生相互作用,所有的这些相互作用可以理解为思想、观念的相互影响。

当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圆环内部的粒子始终保持活跃的状态。同时,圆环在它的外部边缘处,源源不断地发射出新的粒子,扩散到周围的环境中。当一个人逝去后,他停止了思考,也不再有任何行为,这时圆环内部的粒子突然消失了。然而,圆环外部的粒子仍然保持相互作用,它们不断碰撞,依然会产生新的粒子。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粒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将越来越少,而且无力产生新的粒子。

在全球脑中,当一个人所有的携带思想、观念的粒子消亡时,他的灵魂也就彻底地消失了。而对于永载史册的人来说,他们的粒子却长久地存在于全球脑中,让我们可以感知到他们的灵魂。这就像理查德•道金斯所说的:“你对这个世界的文化有贡献,例如你有个好想法,写出一首旋律,发明一只火花塞,写出一首小诗,这些贡献可能会在你所有的基因都消失于浩大的基因库之后,还能存留很久。”

人活着的时候,必然存在灵魂;人死了以后,他的灵魂仍然存在于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内,甚至是永恒。这样看来,一个人的灵魂存在的时间必然长于一个人的寿命。

通常情况下,一个对世界影响较大的人,他(或她)在圆环内外的粒子数量巨大,活跃地相互碰撞,广泛地分布于全球脑中。相对而言,普通人在圆环内外的粒子较少,较不活跃,在全球脑中所抵达的区域也十分有限。”

与摩根·弗里曼一起穿越虫洞 第二季Through the Wormhole With Morgan Freeman(2011)

又名:科学频道:与摩根弗里曼一起探索宇宙的起源 第二季

主演:摩根·弗里曼 

导演: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