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猜测,这是全国各地如此众多的方言和民族语言第一次出现在央视的节目里,而且不是以一种戏谑玩笑的方式。
或许,这部意在科普而非科研的纪录片还有许多未尽之处,甚至存在一些学术上的瑕疵;但是,我仍然觉得它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它让观众们可以对中国的语言和方言形成正确的认知,意识到语言的世界是如此缤纷多彩,而语言背后所承载的世界又是更加宏大广博。
大家看完之后可能并不能记得在某个方言里一个词怎么说,但是却会形成印象,即每个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珍贵之处,都蕴含着一个族群、一片地域千载传承的习俗与智慧,都是人类的珍贵财富,应当被完善地保存、传承、发扬。我想这便是纪录片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去启发每一个人意识到语言和方言的重要价值,从自己日常的语言使用开始,延续这些无形亦无价的人类财富。
当然,纪录片没有一味放大“异”,同时也强调了“同”。我们必须承认,当今社会,民族共同语对于信息传输和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普通话在我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面对“推普”,很多人都难以权衡其与传承方言和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我想纪录片中的一句台词可以给大家提供参考——普通话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而方言为我们找到回家的路。
此外,若将“包容”视为本片的一个关键词,那它不仅体现在对各种语言和方言一视同仁的珍视上,影片里一些其他细节也处处体现着它。无论是辞去稳定工作去讲脱口秀的女孩,还是打着耳钉也依然在特写镜头前讲述方言的男生,还是不愿结婚、要和奶奶永远相伴的女孩。他们似乎都和主流的叙事相违背,显得或多或少“离经叛道”,但却是我们这个世上无处不在的芸芸众生。这些已经惯于被压制的声音,却能够通过一个官方的平台传出,不可谓不是一种突破和惊喜,仿佛在这个渐趋保守的时代,我们这些“少数”,甚或是“沉默的大多数”,又竭尽全力找到了一个发泄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