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是比较温情的片子,算是非常接地气,同样避免了过多的煽情,讲述的也基本是直叙的方式,前后捎带一些呼应点,最后的结尾也算是比较圆满,这种片子的难点反而在如何能让那些完全没有演技功底的“小球员”们在镜头下自然的表达,不过还是说的过去的。
影片开始的前几幕镜头,定格在比赛失利回程乘坐的拖拉机,恰好将拖拉机的0号车牌映入镜头,也无意中完全否定了首场比赛,然后紧接着在片中用俗话说应验了“你的体育是语文老师教的么”这个改编版的段子。
在看到一开场,和第二场比赛场上的球员五花八门的着装就暗暗想到了,后续会在着装上做一段文章,其实只要参与过球赛的人们都知道只有没有真正自己队服的队伍才会这样,也代表了队员们的不齐心,在小时候获得一件球衣是对参与者莫大的光荣,原本的地方上校舍与操场焕然一新。球场的建设就地取材,用锅底灰、野外的小花,空置的啤酒瓶来完成现代的功用,总之是物品的好与坏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颗进取的心,家长本身的不支持与奋力摇旗呐喊、教练本身气馁与振作、球场本身从无到有、球员本身出走与回归,前前后后都有着许多蜕变,从精神和物质上都着极大的提升。
向观众传递了快乐仅存在于原始状态的条件下,还原了许多小时候的景象,爬树梢摘槐花、甘肃起伏的丘陵与沟壑、一幅幅窑洞的景象。两个略带羞羞的镜头,也算是北方还有些重男轻女的表露,赢球后男生们站在山巅嘘嘘;与等待发放新球衣的那一时刻,站在床上却犹如已经站在了领奖台上般兴奋,都留下了小女儿孤单的背影。
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在乡村基层的学校撤并校的窘境,面对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流动的差异,基层的小学校入学人数减少;国家、社会公益机构都在推动足球运动向中小学校发展的工作,一个足球,或许每个人踢不上几脚,但却带动了更多的人开展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