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主旨立意上说一说,主旨很明显是爱,伴随着几个附带的话题,孤独、时间、抉择。
老人对老伴的爱,超越生死,这一点立意非常崇高,直接把爱情的意义往崇高上推。老人决定陪伴老伴入土,这是一个基督徒对伴侣最大的爱意。老伴的去世说重,这一事件决定了老人对自我命运的抉择,说轻,它甚至不会对老人生活的日常规律造成毁灭性的影响,所以两人的感情这样看来有一种岁月沉淀之美。而家庭的天伦之乐远在天边,不值得挂念,与其在养老院忍受孤独,老人毋宁死,这是一种生命尾声的孤独。至于时间,时间在农场上的老人这里似乎格外缓慢,可以说迫近的气候变化或者子女的来访都为老人执行最终计划预留了时间,虽然这一过程仍是艰难的,但是我觉得这反映了一个主题,偶然事件就是在必然事件的间隙中发生的,这种间隙在不同人眼里看来完全不同,在此可以想象当子女驾车到来得知老人的自我了结,他们多半会把这一事件视为缺乏关怀在某一偶然的时间点上爆发所致,感叹自己怎未早点发现老人心迹的蛛丝马迹。
但是电影,作为一种影像的艺术,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去呈现一种崇高的行为,引发人心中的情感。这部短片的影像呈现能力显然不足。首先,对细节的表现流于粗糙的生活表面,当然不是指老人的生活粗糙。这种粗糙体现在任何一个刻意营造的看似平淡无奇又似若有所指的动作上,比如咀嚼食物时过分放大的对电话铃声的厌恶以及那种过早流露的不正常的“视死如归”的肢体语言、比如那个画面信息缺失叙事力度不足只能在作者的臆想中达到情绪和悬念积累的“长时间镜头”(这个长镜头或许有人不这么觉得,但我觉得用得实在太疏离,观众不可能走近这一人物)……镜头运用和表演的粗糙差不多就这样了,影片到前四分之一营造的爱人已死的所谓悬念,恐怕稍有经验的读者早就发现端倪猜个八九不离十了,然而即使猜透了也莫失望,因为后面还有更让人失望的。那就是好像作者本身也没有搞清楚情节。既然观众已经对爱人已死的这一暂时的悬念再明白不过,而夜里老人躺在床上时的长吁短叹好像是在对观众说:我妻已死,唉,你看看,她死透了,所以我要叹气,再叹一口气,你们猜对了。一个期望瞒天过海自取灭亡的老人,不堪忍受孤独,打算实施一项终极计划,但是此刻他却在观众面前大声疾呼看看我妻已死,这种自相矛盾真是够了……影片的后半部分很平淡,娓娓道来,清汤寡水,淡而无味。这样的影片,本没有必要引入三分钟营救的方式,这种安排毫无新意而且反而显得偷懒。
总而言之,短片给我的整体印象是曲解的现实主义把观众当成了“不谙世事”的三岁小孩,反复强调平淡的叙事口吻不仅不能引发人的深思,反而招人讨厌,即使再好的配乐也救不了。这部影片,不过是鼓吹细腻的人文关怀实则将人真实的内心体验、生活细节置于八百里开外,用信息不足的画面和情绪饱满的音乐让观众始终处于一种虚假的、肤浅的、强加的“真实感”之中,而永远不能给人带来如获至宝地从影像中发觉个中真相的快乐,这种将人生苦难强推至集体共同记忆的做法,实在是太落伍了,虽然说总比做来得容易。

最后的农场Síðasti bærinn(2004)

又名:The Last Farm

上映日期:2004-08-21片长:17分钟

主演:Ólafía Hrönn Jónsdóttir Jón Sigurbjörnsson Sigurður Skúlason 

导演:Rúnar Rúnarsson / 编剧:Rúnar Rúnars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