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9-11-13

拜伦:奈何诗意照沟渠

看BBC出品的《拜伦》时,忽然想到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论小说与小说家》一书中对于艾米莉·勃朗特的评价:“我们阅读她的作品,是为了它的诗意。他们只要把门打开,使别人感觉到他们的存在,他们就赢得了人们的好感。在他们心中,有某种桀骜不驯的、凶猛可怕的力量,永远在和那已被人们所接受的事物的秩序作斗争;这使他们渴望马上有所创造,而不是耐心地袖手旁观。艾米莉似乎能够把我们赖以识别人们的一切外部标志都撕得粉碎,然后再把一股如此强烈的生命气息灌注到这些不可辨认的透明幻影中去,使它们超越了现实。”

用来评价拜伦也不牵强。

拜伦十岁继承爵位家产,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游历诸国,写下《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一夜成名。浪漫派才子、唇红齿白、嗓音甜美,更有一条跛腿,虏获人心无数。但他是诗人,注定要“永远和已被人们所接受的事物的秩序作斗争。”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人见人爱的拜伦勋爵,怎能只是一个甜腻腻的达令。他喝酒、赌博、滥交、为破坏机器的卢德派工人辩护、和同父异母的姐姐相爱、亲身试验“一切悲剧以死亡结束,一切喜剧以结婚告终”,以实际行动向包括他妻子在内的那些人证明“将心向明月”是他们瞎了眼。米尔班克小姐(后来成为拜伦妻子)开始认为,拜伦其实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好人,但他常常把自己隐藏在邪恶的言行背后,一半圣人一半恶魔,强烈激发人的征服欲与改造欲。后来发现拜伦性格乖戾、没有信仰、夫妻生活也不规矩,尽整些旁门左道,既征服不成又改造不好,就伤心离去了。其实照电影来看,米小姐并不像一般评论所认为的那样虚伪刻板。她是另外一种浪漫派,误会拜伦是面团,不仅雪白无暇,而且具有可塑性。但真正的诗人都无比忠于自己无比叛逆无比折腾,她没想到。

1816年4月25日,拜伦离开英国。1824年4月19日,任希腊独立军总司令期间,死于受寒。

电影的最后,被拜伦使唤来使唤去的佣人阿费终与妻子见面,隔着一条街遥遥相望。而拜伦已死,一生如梦幻泡影,纵使流芳百世,也引人无限唏嘘。一寸一寸的温暖现实生活或许真的只和俗人结缘,拜伦这些冲在前面为芸芸众生的自由开拓疆域创造可能的人,得失只有自己知道。

拜伦姐姐奥古斯塔含着泪把拜伦的信读给米尔班克小姐听的时候,眼里尽是悲伤和温柔。她一早知道,不管是是非非如何,她和拜伦总是相爱的并且永远不能一起生活。她也是一个诗人。

拜伦Byron(2003)

上映日期:2003-09-27

主演:约翰尼·李·米勒 菲利普·格伦尼斯特 Stephen Campbell Moore 

导演:Julian Farino / 编剧:Nick D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