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是个太过宏大的命题,在现实语境中它常被赋予无奈,困顿,错愕及不甘的标签。
导演郑琼有意将视角切入不同阶级的个体寻找出路的不同途径及态度。自中古时期意大利出现按阶级划分人群后,人的阶级性便注定伴随人类的发展及消亡。经典如《触不可及》、《为黛西小姐开车》等一众作品也只是将结局倒向个体间的温情主义,所以探讨这一恒定无解的问题则太过无趣和鸡肋。而打破阶级壁垒实现阶级流动似乎是片中三个来自不同阶层的青年唯一的相似之处。马百娟15岁进城打工,袁晗寒游历欧洲各国,后在北京开了自己的艺术投资公司,很难说实现生理需求与自我需求究竟哪个更为高贵或具有现实意义,因为这本身就是以俯视的姿态教导的口吻妄下的定论。所以,透过记录不同背景之下三个个体找寻出路的过程带来的或许是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和我要到哪去”的另一维度的启示思考。
当然,出路这个问题本身也不必太过严肃化,因为人生总是在选择了一条路然后想象另一条路的境况中曲折前进,尽管如此,我也不知道片子究竟能不能给出你关于出路的答案。
可我知道的是,如果有人看完找到了答案,那一定是郑琼搞错了。

出·路(2017)

又名:出路 / A Way Out

上映日期:2017-12-30(UCCA艺术放映)片长:95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郑琼 / 编剧:郑琼 Qiong Zheng

出·路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