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似乎就是柏格森所导出的这个科学系谱的么胎,对此我们可以构思一套移转方式的系列(诸如火车、汽车、飞机……),以及平行发展的表现法系列(如图示、照片、电影);电影于是以彷若交易者的姿态出现,或宁可说相当于移转运动的一种普同化,这就像是文德斯(Wim Wenders)影片中所出现之移转。当我们针对电影的史前史[1]进行提问时,便会随即落入混淆的思绪中,因为我们不知道描绘电影的技术系谱究竟发迹于何处?又该如何定义?于是我们经常地借助于皮影戏或更古老之投影系统來进行类比。但事实上,电影的决定性条件应为下列所述:它不再只是相片,而是瞬间照相(静态照相则全然归属于另一系谱),即等距瞬间(équidistance des instantanés),以及该等距在组成影片(爱迪生 [Thomas Edison] 及迪克逊 [William Dickson] 将底片穿孔)之基础上的所发生的移印,还有影像的运行机制(卢米埃尔 [Lumière] 的注册商标)。在这样的意义上,电影就是运动的再生产系统,也就是根据任意时刻(即根据构成连续印象的方式加以选取的等距瞬间)所构成的运动系统。而另一幅完全不同的电影系统,则是借由穿梭于投影姿势间的过程,换言之,借由“转型”(transformer),以姿势投影的次序再生产运动;当我们尝试定义动画时,这面相将会显得更为清晰:假如动画属于电影范畴,那是因为图画(dessin)不再只是构成一种姿势或某个完整图像(une figure achevée),而是借由线条的运动及轨迹上任意瞬间之截取点的运动,完成一种关于正值发生或消失之图像的描述,动画于是乎应回溯至笛卡儿的几何学,而非欧基里德式的,即它并非向我们描述着某一独特时刻的图像,而是呈现出描述该图像的连续运动。
然而,电影似乎便自足于那些重点瞬间,我们常说爱森斯坦(Sergio Eisenstein)自运动及演变中萃取出在电影中成为精彩对象的危机时刻,這正是他称谓为“触情(pathétique)[2]之情事:他选择了高潮点及呐喊,将所有情节推至极限,并将彼此置于冲突关系里。但这绝非得以作为针对我们上述所言的一个反驳,回到电影的史前史和马匹奔跑的著名范例:唯有凭借着马瑞(Etienne-Jules Marey)的图式录像以及梅布里奇(Edward Muybridge)的等距瞬间,即那相关于任意亮点的组织性整体集合,这奔驰才得以被真正地解构。假如我们适当地选取这些等距,必然会落入显著时间的窠臼中,即指单个马蹄着地之时刻、紧接着三个、两个、三个、一个,而我们可将之称为重点瞬间,但这绝非意味着旧有形式中将奔驰特性化的一般性姿态及姿势。这些瞬间同姿势是无关的,甚且就形式上而言也根本不可能如姿势一般,如果它们是重点瞬间,也是因为将它们视为运动中的显著点及独特点,而不是以超验形式的形成时刻为名,事实上,它的观念已全然改变了含义。在爱森斯坦或其他一些作者那儿,重点瞬间仍旧属于任意瞬间(instants quelconques),简言之,任意瞬间既可以是常态性也可以是独特的、一般的或显著的;爱森斯坦所撷取作为特殊瞬间者,并不妨碍他从运动的内运分析中提取出这些瞬间,而不是自超验式的综合中来获得。显著瞬间或独特瞬间,总会在其他瞬间之中留置一任意瞬间,这也是爱森斯坦所宣告的关于现代辩证同旧式辩证之差异,这旧式辩证即是在运动中形成的超验形式之次序,反观现代辩证则为运动中内运独特点之对比与生产之。然而这独特性的产生(即质性的跃升)是经由诸多一般物聚合起來(量化过程)而完成的,换言之,独特性是基于“多变性”(Quelconque)[3]的有机化(organisation)而被提升出來的,它就单纯地作为非一般性或非规律性的任意瞬间。爱森斯坦自己认为,“触情”必须以“有机”(organique)为基础,换言之断裂就出现在自诸多任意瞬间所构成的组织性整体集合里面[4]。
[1]译按:因为一般对电影诞生年代的定义在1895年,可是事实上在这之前便相继有了一些技术上的突破与克服,这些相关的发展对于电影的出现有着切身的影响。换言之,似乎唯有这些突破与克服才使得电影成为可能;而这里德勒兹所说的“史前史”就是指1895年之前的相关发展。
[2]译按:该译词是得自朱光潜先生的译法,希腊文原义是因痛苦、激情而一涌而出的悲悯,基于此他将pathos翻成“情致”,于是其中“致”的意义就等于“抵至”情感、激发情感,不过这样的用字多多少少仍保留有文言文的味道,所以译者在这篇译文中暂时用“触”替换了原来的“致”,虽然比较没有纯文学的味道,但希望能在表面字义上给出较直接的意象。
[3]译按:Quelconque通常作“任一”解释,但在德勒兹的用法里,这“任一”指的并非是“随机”意含下的“无所谓”或“皆可”,而是单个个体或物质所具有的可塑性与转化的可能性,因此“任一”通过这德勒兹式的逆反思考之后指向“多变”的可能,“独特性”也就因此并非“唯一”而是多变,之所以“唯一”则吊诡地在于从未固定为某种“唯一”的“多变性”。
[4]关于有机与触情,请参照爱森斯坦的《非冷感之自然》(并非冷漠的大自然)(La non-indifférente Nature),第一册,10-18出版。

飞驰中的萨利·加德纳Sallie Gardner at a Gallop(1878)

又名:The Horse in Motion

上映日期:1878-06-15(美国)片长:3秒分钟

主演:Sallie Gardner 

导演:埃德沃德·迈布里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