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听闻中国版《纪实72小时》,是得益于一句话,“真实的生活一定不是精致的,而是带着毛边的。”在这个“所有人的故乡都不断消失沦陷”的时代里,这句话让我再次体悟到某种久违的切肤之痛。
是啊,有毛边的生活才最真实,也最残酷。正如我们一直所诘问的,为何世上总有人在不断地漂泊游荡?为何生活并不曾越过越好,却注定逃不开被推倒又重建的命运?为何生命中有那么多的无能为力,而希望却少之又少?
后来我才得知,说这句话的人,正是中国版《纪实72小时》的制片人李洁。基于这份难得的感同身受,我才真正摒除对该节目翻拍日本版制作模式的质疑,开始静下心来按图索骥地从节目中寻求更多的共鸣。
而难得的是,在时时感叹命运如微火炙烤般疼痛之余,我更多感受到的是“再艰难也要前行”的勇气。正如《纪实72小时》的主题曲《河边之家》中所唱:“长大以后我觉得更会哭,那是我知道即使是不停说服,独自一人即使能在世界上活,有时候也会孤单,与其低头回首隔开一切,倒不如打点行装,一起漂到一个暖和的地方。”
中国版《纪实72小时》自6月14日登陆腾讯视频以来,已上线两月有余,着实吸引了不少影迷以及纪录片爱好者的关注;而基于平台的长线发酵,该节目整体的观众群依然在不断扩延壮大,引发争议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好评。
珠玉在前,作为中国版总导演的张学娇自然承受了最大的压力。所幸,日本制片人那句“我们只有一亿的偶遇,但你们有十三亿”激醒了她。是啊,十三亿中国人,能够在每次拍摄的72小时内凑巧相遇的,想必都是命定的缘分。由此,那句化用自张爱玲的slogan也应运而生:“好巧,你也在这里”。人海茫茫,难得擦肩而过。
从长沙到昆明,从北京到青岛,从横店到映秀,从珠峰到东莞,从上海到婺源,纵观中国版《纪实72小时》所辐射的地域版图,显然比日本版更为考究,也更为多元。按张学娇导演的话说,“我们毕竟没有已连续十年周播的日本原版的选题体量,而中国幅员辽阔,人群阶层更加多样,如何把当下中国和中国人的生活面貌浓缩在这短短的13集中,无疑需要思虑更多。”
这十三座城镇,如大浪淘沙,覆盖一二三线,囊括衣食住行。从某个层面而言,整部中国版《纪实72小时》就像是当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幅群像式写照。而影片的拍摄时间,也别出心裁地选择了元旦、元宵、清明等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几个假期节点。
由此看来,日本版的制作模式终究只是借了个便于操作的“壳”,而真正反映国人饮食起居及生活面貌的“魂”,还是唯有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创作者才能更准确地捕捉到。正如制片人李洁所言:“尽管中国版从调性和气质上与日本原版一致,但毕竟这是一个观察社会、表现老百姓的节目,日本有他们不一样的国情,中国当然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社会语境。”
因地制宜,自成一体,便是我在陆续观看中国版《纪实72小时》过程中的切身感受。久已稀缺的“底层精神,平民观点,深厚的人文关怀,以及理性和批评的视角”等等,这些曾被不少尊崇纪实的纪录片创作者奉为信条的概念,也终于有了被重新拿出来讨论的机缘。
带着最真实的“生活的毛边”,抛开任何技巧的最质朴的拍摄与剪辑,极力还原人们在自然情境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存状态。“不预设前提,不刻意摆拍,没有后期戏剧化的剪辑处理,72小时不关机连续拍摄,片中人物的出场顺序就是拍摄的顺序“,这样死磕的制作方式,不免让我对这个节目心生敬意。
用导演的话说,这些准则都被黑纸白字地写在日本同行的Bible(节目操作手册)里,她说,“我喜欢日本人这样的死性劲儿,这样的不通融,这也是考验我们记录和复原能力的试金石。”在越来越强调纪录片也要讲故事的当下,这个节目对于“真实影像”的极致追求无疑显得难能可贵。
在中国版《纪实72小时》的这十三集节目中,着实有不少令我印象至深的闪光时刻;而这些最平凡的光芒,都来自于随访过程中偶遇的普通人。
推杯换盏间,步履不停中,他们对周遭世界的看法,对自身命运的慨叹,对过去与未来的怀想,都借由只言片语悄然成为须臾的时代波澜;而这些波澜,看似只是灵光乍泄的瞬时的火花,却也投射着每一个中国人如影随形的日常,包括作为观看者的我们。
在“长沙:解放西路旁的小餐厅”这一集中,镜头对准了在72小时内进入不打烊餐厅内吃盖码饭的顾客,有自称“内心住着一位小公举”的佛系大叔,有彼此相处了六年的“半路夫妻”,有替父亲还债的酒吧销售,还有感情受挫、离乡数年又回来的理发师。
直到某位武汉大学的学生说出那句“人生如戏”,我终于暗自感慨,其实人人都有本难念的经。而最为触动我的,还是一位从事物流行业的小伙子,当记者问他,“什么时候感觉到父母老了?”他说,“可能就是那一瞬间”。记者追问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瞬间?”他说,“我也说不上来,以前父亲没有白发,可是某个瞬间,突然发现他老了。”
最为灵动的是“昆明:看见红嘴鸥的城市公园”这一集,每年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到昆明过冬的红嘴鸥,在人们眼中就像一群精灵,而翠湖公园便是它们的栖息之地。巧合的是,摄制组在72小时内遇到的、前来喂红嘴鸥的采访者当中,很多并非昆明本地人,多为从外地移居或暂住于此。
或许,正是同样的南北迁徙的命运,将人与红嘴鸥彼此联系起来,似乎也在冥冥之中警醒着我们,人与自然注定同呼吸、共命运。也正如节目中一位时常往返于昆明和北京两地的老人所言:“喜欢它们像小生灵,又像老朋友。”
在第六集“横店:影视小镇步行街的日与夜”中,镜头则对准了这座闻名天下的“东方好莱坞”中的一条街道,万盛街,这里是横店最热闹的所在。
每天前仆后继活跃在这里的人们,无论老中青年,大部分都是“横漂”,他们白天跑剧组当群演,晚上到万盛街直播、卖唱、拍抖音,最终目的都逃不过“讨生活”。所幸梦想还是有的,正如横漂们所言:“想要活得不一样。”
回想当年看尔冬升导演的《我是路人甲》,我再次感慨不已。成群结队的“横漂”一族,他们日以继夜奔波在横店这座巨大的造梦机器里,为每一部戏填充着路人甲的龙套角色。即便看似前途微渺,却终究有人心火不熄。就算有先行者们累了倦了,总还会有新的血液蜂拥而来。
当然,最令人动容的,无疑是“珠峰:海拔5200米的帐篷旅馆”这一集,摄制组的镜头对准了喜马拉雅山脉上的珠峰大本营,这里是勇于攀登峰顶的极限爱好者的休憩地,每年也有无数人止步于此,留下遗憾。
珠峰便是如此,好像很近,又像很远。对成功者而言,胜利近在眼前;对失败者而言,离峰顶仅19公里的直线距离却如咫尺天涯。但无论如何,在很多旅行者眼里,来过珠峰,便不枉此生。
正如那位独自看夜空的女孩所言,“来过拉萨、爬过珠峰后,我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更何况这里还有世界上最美的星空,世人常说的“去西藏就是为了净化心灵”大抵便是如此吧。这又让我想起节目主题曲中的歌词:“这样一个瞬间,请务必,要珍惜。”
有一位在营地边叠石头祈福的设计师说:“人永远不要忘记,自己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她叠石头祈福,便是为了与远处的圣母峰形成一种无形的连接。这又让我不由地想起昆明翠湖公园的红嘴鸥以及喂食的游人;或许,人与自然的交集从来都是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常常视而不见罢了。
另一位时年36岁的大哥,在人生第三个本命年,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独自骑行来到珠峰。在感叹生活不易之余,他也希望能借助旅行平静下来,即便往事再不堪,也要鼓起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还有一对特殊的情侣,丈夫的眼睛将在三四年内失明,如今看远处都是白茫茫一片,他们来珠峰更多是为了余生不遗憾。此外,有位离了婚、辞掉工作、独自来西藏的成都姑娘同样令我印象深刻。总而言之,都是有故事的人。
我也曾常常在想,去一趟西藏、爬一次珠峰,真的能净化心灵吗?记得在看纪录片《大三儿》时,有人也曾这么问过大三儿,他说:“我觉得我的心灵挺纯洁的,稍微净化净化就行了。”继而,他又说,“我不祸害人。”
而在这里,某位来自广东的企业高管的话,也说得恰到好处:“珠峰永远是珠峰,我觉得它不会有什么变化,山永远在那儿,而人有时候只是想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愿望,去努力,去争取,看看能不能实现。”
除此之外,中国版《纪实72小时》中值得细说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北京:给未来写信的时光邮局”、“青岛:禁渔期前的海鲜市场”、“抚顺:把酒言欢的东北串吧”、“映秀:汶川地震10年后的小镇茶馆”、“东莞:茶餐厅的人生滋味”、“大连&烟台:穿梭在渤海海峡的巨型油轮”、“上海:静安区户籍大厅的离开与到来”等等。
72小时的日与夜中,我们究竟能看见多少火花?尽管很多人对于日本版《纪实72小时》中所呈现的“物哀”之美更为津津乐道,而且初试啼声的中国版也多少有水土不服之处;但在这交织于“2018年中国土地上不同经纬度、不同时光轴中的72小时“的记录中,终究有不少生动鲜活的时刻值得被记刻于心。
看似天南海北地跑,实际却都在讲人;无论身处何处,生而为人的日常、记忆、命运、梦想,却都彼此相通,仿佛每一个人都站在时代的交叉路口。
正如导演张学娇所言:“我们不过分的去强调冲突,不过分的去猎奇,因为在真正的生活中,并不是处处都充满了矛盾,更多是平平淡淡的,在有序的往前走,这个是我们真正的生活的状态。”

作者|陆支羽;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纪实72小时(中国版)(2018)

又名:纪实72小时中国版 / 72 Hours·China

主演:李宗雷 

导演:张学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