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是我在B站上看到的,发现这是一部免费剧时有些惊诧,抱着不看白不看的心态,看完了它。然后在豆瓣发现这剧的评分竟然这么高,瞬间惊呆……
先说说简单这部电影中比较喜欢的几点。整部电影对英国乡村风景的描绘,景物的选择与镜头的运用,可以说是炉火纯青。而这部电影的角色选择也是非常得令我满意。男主荞麦非常有特点,虽然不是我眼中的标志帅哥,但也他极有特点的长相也很有记忆点,而且经过了《1917》的洗礼,他的演技想必也是值得认可的。而他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也是不负众望,他对男主心理的诠释可以说是入木三分。女主杰西卡.巴登,虽然没看过她的作品,但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也是很棒。而最令我惊喜的莫过于唐顿三小姐的出镜,在看《唐顿庄园》的时候就感觉她会更加适合介于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服装,而这部二战时期的电影中的服饰简直就是为她量身打造一般,简约又不失优雅,更凸显出她的气质。其他角色也非常棒,不论是否出名,在剧中的表现都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但在我看来,作为一部年代剧,最为重要的还是剧情与人物,没有做好这两点,其余做得再好,也不过是华而不实。剧情方面,可以说算不上特别得惊艳。童年丧母,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怀,而是被不断地指责,深陷周围大人甚至自己父亲的不信任中,长大后开始叛逆,后来经历一系列事情后,果断离开了这个人间地狱,收获了真正的爱情,也得到了救赎。而这部电影真正让我感到惊诧的,却是男主在经受小时候苦难后的变化。可能是看惯了小时候的逆境对主角性格塑造的反向促进作用,看惯了主角们在苦难和压迫下顽强成长的故事。当看到男主在父亲和他人的一次次逼问下逐渐崩溃的时候,我默默祈祷他能在长大后走出阴影,可是那个反转迟迟没有到来。男主“顺其自然”地开始了沉沦,走上了叛逆的道路。
这……,我反正当时是看得一脸黑线,随着男主的一杯杯买醉的酒,一次次被人排斥后的冷漠脸,自残时一股股涌出的鲜血,我的心跳也在变慢。但最令我难以接受的就是男主在遭受排斥与冷眼后的过激反应,没有在隐忍后积攒的怒火,没有韬光养晦后的反戈一击,而是简单地逃避与打斗,甚至犯罪?我真的很失望,也很无奈。
在曾经的那些电影中,主人公的迷途知返在我眼中都是可能的,至少都是有一丝希望的。在情节的推动下,改变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但这一次,我甚至看不到他改变的丝毫可能,没有经历过男主那般地狱般的童年,可能也没有发言权。但我在电影中真切地感觉到,那种来着童年时的痛彻心扉的负罪感,真正的地击垮了他。没有朋友,没有亲人理解,也没有真正信任他的人,包括继母和父亲。我只能说,童年真的对一个人太重要了。一个幸福的,至少是完整的童年,对孩子而言,是无价的。有些人能够在童年时形成的价值观,形成尚在雏形阶段的处事风格。而对于更多人而言,可能童年时还是懵懵懂懂的,但童年的幸福,会让我们更容易地接纳他人,接纳这个世界,也更容易在接下来的人生中塑造完整的性格。但是,男主并没有这种运气。童年的丧母经历固然可怕,但真正毁掉男主的正是身边人,以至于整个时代对男主的戕害。那种不信任,那种对待孩子的诘问,以及生活在小镇中感受到的那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一直非常地喜爱这部电影的题目:离亲叛众。童年的经历让男主无法去接纳他人,因此他选择了向内心索取,而这样的结果,就是母亲触目惊心的去世场景在眼前无数次地重演,因此他开始愈发地不合群,逆反,甚至有些疯狂。对他而言,真正的亲人,只有童年时就匆匆离去的母亲。而在母亲离开后,他就卡在了那个时点,没有长大,因为他已经无法长大。如果在男主长大后依然把他看作一个孩子,想必他之后的那些行为也就可以解释了。
最后说一说男主与女主的爱情,这一点已经在别的影评中被解析得很好了。由于男主的缘故,我一直不太喜欢这部剧。但是不得不说,用爱来相互救赎,美好到简直有些梦幻。但在电影中的环境中,这种遍布小镇的压迫下,这种爱还是很可能发生的。有一个与你同样受伤的灵魂,想必还是很容易相互吸引的。但我不期待这样的爱情,因为它太过于虚无缥缈了。真正的爱情,还是两个完整的,而不完美的人的结合,在相处与磨合中,向着自己的完美进发。爱情本身就足够难得了,因此我认为用爱情来相互救赎,未免有些过于奢侈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可能男主在遭受怎么多不公后,也值得享受如此美好的爱情。而这可能恰恰就是最适合男主的路吧。电影的最后,在女主踮脚尖亲吻男主的时候,我也释然了。茫茫人海,我们的灵魂有多么孤独,可能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那么,不论周围人是多么地排斥自己,无论是不是真的“离亲叛众”,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只要能找到一个相同的灵魂能与自己相伴,哪怕只有一阵子,也是足以慰藉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