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写的作业,发一发。


嬗变与回归——解析电影《阳光宝贝》中婴儿的生存教育


想象一下,在非洲广袤的森林里,你与苍蝇追逐打闹,自得其乐;
在一望无际的蒙古草原上,感受天地,尽情翻爬、打滚;
对某些人而言,这可能只是一次难忘的风光体验,对另一些人而言,却是他们从婴儿便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ThomasBalmes导演的纪录片《阳光宝贝》,深入纳米比亚奥普沃、蒙古巴彦钱德曼、日本东京、美国洛杉矶的四组家庭,记录了孩子们从刚出生到学会走路这一生命阶段的种种情境,牵动了每一个养育者的心灵,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儿童在生命初始的阶段的建构与成长。
四个国家的婴儿从襁褓开始,与这个世界发生连接,渐渐地,他们从最初的胆怯、好奇、小心摸索、到最后自在玩乐,不可思议的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蜕变。影片无疑给我们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育儿方式:一种是放归自然,一种是高度文明。最原始与最文明,到底哪种才最适合婴儿成长呢?


人从诞生的一刻开始就不断地被社会,周遭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
Ponijao出生在非洲纳米比亚奥普沃,奥普沃的贫富差距很大,他所代表的辛巴族是一个行将消失的原始社会族群。作为非洲最后一个保持原始生态的民族,他们为了维护传统,选择了退守丛林。
影片中的纳米比亚干旱少雨,沙漠高原环绕,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工业化的痕迹,脖颈和脚腕上的一串串的金属物,几块围腰的遮羞布,便是他们能给的最好的物质保障。
当我们看到Ponijao的母亲用舌头舔孩子,或是拿玉米棒抹掉孩子的粪便,这些行为对他们而言仅仅是一种寻常的生活方式,但在纳米比亚以外的国度看来,毫无疑问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象征:它们象征了落后的生存条件,原始单调的完全放养的育儿方式。与文明社会相比,在这种连基本保障都完全缺乏的地方,诸如饮食卫生安全的顾虑都是多余。


马斯洛的人本理论提出了人的五大需求,对于新生儿来说,母亲的乳汁即是他们的首要生存需求。怀中的婴儿,饿了随时找母亲的乳房吸吮,手抓吃饭,河边喝水,泥地爬行,种种行为与身旁的动物不无差别。Ponijao接触世界的方式也是四组家庭里最原始直接的。小到触碰苍蝇泥巴,细到抚摸男女生殖器,纵使他全无概念,却与他所在的环境融为一体,在这些非人造的自然领域里,是如此鲜活,毫无违和。
他的认知和学习能力主要靠观察和模仿,父母能起到的引导作用少之又少,从摸索爬行到直立行走,生存的需要迫使他必须尽早独立,才能更好地融入这个自给自足的原始部落。


与纳米比亚的Ponijao不同,虽然抚养方式同为放养式,都拥有巨大的活动空间,但蒙古孩子Bayar的家庭早已解决了生存需求的问题。蒙古处在发展中国家,物质资源丰富,社会发展处于上升阶段。影片的开头,Bayar的妈妈去做产前操,当她在医院顺利生子以后,便匆匆忙忙地把孩子用襁褓裹得严严实实地回家。
而另一边,旧金山的Hattie正享用着高级的医疗设备。Bayar的家庭从事畜牧业,父母都比较忙,儿子无人照管的时候,他能自娱自乐,有时也会被哥哥的欺负,又或者与成群蓄养的鸡、牛、羊相伴,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和特色蒙古包成了他的主要活动场所。当小小的Bayar洗澡时,镜头里突然出现一只山羊,过来跟他抢水喝。人与动物的相处,能够融为一体,又互不干扰,这种和谐、自在的方式着实令人动容。


在现代文明过度的庇护下,我们一直被灌输着自然的险峻,社会的危险,然而Ponijao和Bayar的成长环境,为我们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当我们理所当然地将一切美好的词汇与现代文明挂上等号的同时,是否也在某一瞬间,内在的固有思维也已经自动地认为“自然即野蛮”是一个确凿无疑的定论?
享受着高度文明的生活,婴儿体验世界的角度也随之狭窄了,只能从人造的物质感受虚拟的童趣。美国妈妈指着书中的奶牛对孩子说“cow”,日本东京的Mari隔着玻璃看到猩猩就哭,住在蒙古的Bayar却躺在了羊背上睡觉。种种无形的差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成长环境。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一书中有说:“我们饲养的动物在驯养的过程中失去了这些优势的大半,以至于人们会说我们所有试图照顾、喂养这些动物的努力只能使他们退化。这样的道理也同样适用于人类本身,在他成为社会的人和奴隶的过程中,他越来越衰弱、胆小和卑躬屈膝,同时他生活方式中的柔弱和娇气最终削弱了他的力量和勇气。”


当有选择余地时,人类更倾向于借助外物而非靠自我的力量。现代文明给我们的好处,难道是个人力量的愈发薄弱吗?
在此,虽然卢梭的部分观点有些偏颇,但主要的共识还是有的:文明的进步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当创造他们、享用他们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生存教育的重要性,这里饱含着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他们喜欢自由,热爱大自然,但是一旦这些天性被束缚之后,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也会受局限。
当蒙古小孩Bayar不断地扯拉着卫生纸,想把它拿到手中,卫生纸卡在柱子上时,他并没有选择哭泣,而是改变了一下用力的方向继续拉扯,最后如愿以偿,竞抱着卷纸咬了起来。而另一头,在东京的Mari,却因为无法组装玩具大哭不已,同样是玩乐,这种在玩乐中主动探索与求知,让我们看到一个生命最初源源不绝的潜能。


心理学家艾·弗洛姆认为,对幼儿生命的肯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必须关心幼儿并对其成长负有责任,以维护和发展弱小生命。另一方面则超出了维护生命的范围,那就是要使孩子热爱生活,要使他感到活着是多么好。”
要使孩子热爱生活,首先要给予爱,其次是要给与正确的爱的方式。在成长过程中,无论环境有多么不同,我们都要保存孩子那颗面对世界,闪烁无比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作为父母,可能没有能力改变大环境,但是要创造一个怎样的家庭环境,取决于父母自身。
给予爱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像美国旧金山的Hattie,全家人一起将她捧在手心,予以满满的、温暖的关爱,让孩子从小在爱的环境中长大。她和日本宝宝是幸运的,长在环境优渥的地带,受到不仅仅来自母亲的疼爱。
在父亲的角色上,子女成群的纳米比亚父亲却始终没有出现,蒙古父亲基本只出席家族社交场合,在传统意义上婴儿是交给母亲抚养的,父亲对孩子真正的关心少之又少,而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方式,也让儿童接收到的爱有所缺失。


处于发达国家的幼儿,虽然拥有了丰裕的物质,但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爱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导向,容易导向溺爱,在保护伞的过度庇护下,孩子容易产生挫败感,遇到困难便不知所措。而像纳米比亚等落后的国家,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天性,却又不能很好地给孩子一个真正的家庭的感觉。原始文明与现代文明,同样交织着复杂的养育问题,爱的给予与孩子天性的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细微差别引发了一个新的思考点:我们往往对孩童成长环境有着预先的设定,而如今这种设定更多的倒向了专属于文明社会的符号领域里,更具有社会性特征。纵然,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给幼儿一个安全舒适的成长环境非常重要,但我们在享用丰厚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太多的预先的设定反而把本拥有的社会性和自然性割裂,从原始阶段进化到文明社会,唯一不变的还是母亲对婴儿的关爱,倘若这种关爱掌控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孩子天性的逐渐消退。


与此同时,电影中Hattie与Mari被妈妈带到亲子班等婴儿早教的训练,试图以此替代真实自然里的生存教育,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激发实践才能获取知识,婴儿作为儿童成长的第一阶段,应该尽可能地教育孩子走进自然,亲近自然。
《爱弥儿》中,卢梭认为,一个孩子“如果他没有在干燥的原野上跑过,如果他的脚没有被灼热的沙砾烫过,如果他从来没有受过太阳照射的岩石所反射的闷人的热气,他怎能领略那美丽的早晨的清新空气呢?花儿的香,叶儿的美、露珠的湿润,在草地上软绵绵地行走,所有这些,怎能使他的感官感到畅快呢。”
我们所缺乏的是生存教育,是重新挖掘他们与自然相容的那个与生俱来的天性,这种嬗变,既是一次文明与原始的碰撞,也是一次融合,它让我们重新转变一种观念,知道养育的环境,会对孩子的个性带来很多的不同,有赋予了更多不同的可能。同时,也让我们对养育的任务做了一次探索与回归:
让孩子能更好地释放天性与爱是可以兼容的,我们往往过于关注物质层面的差别,而忽略了养育过程中被我们长久忽视的真正重要的东西。真正益于孩子们的成长可能基于这种综合:孩子的成长既能享受现代文明的物质成果,又不缺失人类强健的自然能力。
影片里的最后一个镜头,曾经在襁褓里的婴儿站起来了,他靠着他自己的能力站起来了,没有任何外援,却有着父母给他的满满的爱。婴儿不可避免地需要被照顾,然而又必须从某一刻开始,学会探索这个世界,直到有一天,他学会如何双脚独立地站起来,直面这个世界......

阳光宝贝Bébé(s)(2010)

又名:五洲婴儿 / 宝贝 / Babies

上映日期:2010-05-07(美国) / 2010-06-16(法国)片长:79分钟

主演:Bayar Hattie Mari Ponijao 

导演:Thomas Balmès / 编剧:Thomas Balmès/阿兰·夏巴 Alain Chabat

阳光宝贝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