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无做坏事,为何会这样?”

2003年,香港东方文华酒店,饱受抑郁症困扰的张国荣纵身跃下,一纸绝笔写下此言。

“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海明威写《老人与海》时,已经患上了严重的抑郁与躁郁症。

“抑郁就像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如是说。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超过9500万人曾患上抑郁,就诊率不到20%,复发率是2/3,每年约有20万人因抑郁症自杀,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24.6%。

前段时间,女主播@罗小猫猫子在直播间喝农药自杀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后来有人指出,女主播患有重度抑郁症。

而不少网友竟开始污名化抑郁症患者和抑郁症,令人心寒。

今天,毒药君想给大家推荐一部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央视出品,中国首部全方位解读抑郁症的纪录片。

它没明星无流量,但足够科学与温暖。

如网友评价:能拍这个题材就值得点赞!

01求救

抑郁症也被形容为“心灵癌症”。

患者被缓慢侵蚀,他人却很少能感知到患者的痛苦。

比如中学生子烨的父母。

子烨看起来文文静静,但常常情绪崩溃,忍不住摔东西。

她央求甚至威胁爸妈带她去看病,但父母始终不相信女儿有病。

身为班级宣传委员的子烨,经常做手工。

一次,她在裁剪卡纸的时候,找不到剪刀帽。十分焦躁。子烨用刀划开手指,流血竟然舒缓了她的情绪,她冷静了。

从此以后,子烨经常自残。

父母看到女儿的伤,终于同意带她看病。

子烨收到医生的诊断证明时,如释重负——她有理由休息了。

高中生钟华觉察自己有了抑郁症倾向后,和母亲坦白。

钟母和钟华说:那休学吧。

女儿病好后告诉钟母:“这句话救了我一命。如果当时你像其他家长一样说我矫情,我可能会直接从窗户上跳出去。”

实际上,钟母当时十分震惊,她不相信从小开朗的女儿,怎么会得抑郁症。

李雪琴自曝曾得过抑郁症。有些观众不相信“幽默健谈的她,怎会得病。”

乔任梁因抑郁症自杀后,部分粉丝不相信他是自杀,因为他“看起来那么乐观,爱笑,怎么会走上不归路”。

2006年,崔永元走出重度抑郁的阴霾,他说:“我的家人、领导都觉得没有这种病,就是想不开,就是小心眼儿,以为我以前红现在不红了,接受不了。实际上它就是一种病,就要吃药。”

抑郁是身体对自我耗竭的调整,消沉也是抑郁症最大表现。

很多人将抑郁症患者,视为“想太多”、“矫情”“懒”......

病耻感(注:觉得得病可耻)的作用下,很多人根本不了解抑郁症,更谈不上看病。

在中国,只有20%的抑郁症患者,会寻医就诊。

02自救

十年前,老袁的儿子因为抑郁症自杀。

经此打击后,老袁长期心情不好,日渐消沉。

严重时,老袁害怕见光,害怕白天,洗澡、散步都成了问题。

老袁常想“要不这辈子就这么算了”。

他知道自己为什么悲伤,“但是战胜不了自己,由它去吧。”

后来,老袁在公益组织的帮助下,学吹萨克斯,转移注意力,慢慢疗愈自己。

三年前,乙辰陆续经历了父亲离世、工作受挫等事。难受时,他在沙发上躺了一个月,除了吃饭上厕所,什么都不做,整个人处于亚木僵(注:抑郁症患者的一种躯体形式障碍)状态。

当时的他只认为自己是过度悲伤,还不清楚有没有生病。

但生活已经无法继续。

乙辰不得已住了院。但他对治疗依然十分抗拒,比如不吃药。

为了逼他吃药,护士在喂完药后,看他喉结动了再让他走。

但乙辰转身就会催吐。

后来,医生将乙辰捆起来,强逼他吃药。

痊愈后的乙辰感谢医生的治疗手段,他说:强制也不完全没有道德。

如今,乙辰经常参加各类抑郁症活动,普及抑郁症各类知识。最近,他收集抑郁症药物的包装,举办了一场展览,希望以此消除大众对精神类药物的偏见。

03正视

“发生在肉体上的疾病,可以被接受。但精神上的病是你没有控制好自己,这是底层偏见的重要来源。”

抑郁症患者蔓玫说。

蔓玫从小优秀,能文善画,15岁考上大学。从小在外界期待中长大的她,逐渐找不到生活的方向、生命的意义。

她陷入了重度抑郁。

发病时,她感觉“时间没有了,呼吸触摸的感觉都没有了,全部都失去了它们原有的那个刻度和质地......到最后是一个被压抑(的状态),像黑洞,所有东西都被吸进去了。”

她坚持用文字和绘画抒发情感。

蔓玫的文字吸引了大量粉丝,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周墨西。

周墨西产后三个月患上了抑郁症,“动辄开始哭泣,觉得人生特别的无望。”

蔓玫的文字让她感同身受。她邀请蔓玫出版了《抑郁生花》一书。

蔓玫在书中分享自己与抑郁症抗争、共生的经历,鼓励抑郁症患者要努力自救。

医学研究表明,女性抑郁症与性激素密切相关。由于孕产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女性更容易被抑郁症困扰。

中国每年有一千多万名新手妈妈,孕产期抑郁的发病率近15%。

2020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知识特色方案》,将孕产期抑郁症的防治筛查纳入了孕产期宣教和访视之中。但更多的人,根本没机会接受治疗。

王向荣,16岁出来打工,在东莞工作了22年。

孤身一人在外,与老家人沟通不畅,她患上了抑郁症。

她走进了工厂的心理咨询室,研读心理老师推荐的心理学书籍,逐渐康复。

工厂的心理老师,形容自己是“踩着死人的尸体得到的工作。”

几年前,少有工厂愿意聘用心理咨询师。直到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工厂才意识到心理咨询师的重要性。

据中国科学院报告,低学历、低收入的边缘群体抑郁水平最高,心理问题最为突出。但相应的治疗途径,却极为紧缺。

广州市心理援助热线,是一家运作成熟的公益机构,它24小时提供线上心理疏导与协助。由于人手不足,热线其实只能做到10%的接通率。

全国最好的精神病专科医院北京安定医院,由于床位有限,只能为患者提供急性期的治疗。

这也凸显了普及抑郁症常识的重要性。

关于如何对待抑郁症患者,北京协和医院的医师魏镜,给出如下建议:

他不显露自己跟疾病、跟抑郁、跟心情有关的部分的时候,把他当作一个跟自己一样的正常人,不必特别地去关注。

当他愿意对你流露出,自己的一些心理困惑、自己的想法、甚至自己的病情的时候,就要把他当作是一个病人。

不要去劝他。如果他愿意,跟你交流他的疾病,和心理困惑的的时候,别听不见。

但平时他不交流的时候,把他当作普通人一样对待,该给他任务给他任务,该呵斥他呵斥他,该要求他要求他,该爱他爱他…

文章最后,毒药君奉上专家们对抑郁症的部分问题回答,希望可以帮到你。

1、怀疑自己有抑郁症该如何就诊?

专家解读:“抑郁症就诊分为医院内、医院外两种途径。按照中国的法律,心理咨询机构没有诊断权,但是可以做疾病筛查。如果在网上填问卷评估,可以作为意见参考,但不要把结论当作确诊的诊断,确诊要找专业人员。”

2、家人得了抑郁症该怎么办?

专家解读:“许多患者家属对抑郁症有很多误解,不让他们吃药,认为吃药会变傻……家属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抑郁症,才能鼓励、帮助患者接受专业、正确的治疗。”

3、抑郁症患者为什么不能突然停药?

专家提示:“抑郁症治疗分为三个时期: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但无论是巩固期还是维持期,感觉好转后想要停药,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慢慢停药,以免病情复发。”

4、如何判断自己得了抑郁症?

专家分享了一则自查量表,总分超过10分,可能有抑郁症。

同时也温馨提示:“自查量表的分数结果,只是提示有抑郁症的可能。现阶段的问卷、调查表、仪器检查,都代替不了医生面诊的结果。”

抑郁症只是一种正常的疾病,大量实例证明抑郁症可以被治疗、甚至被治愈。

正确地认识抑郁症,不仅能减少抑郁症患者的压力,减少他们加重病情的可能性,也有助于抑郁症的防治。

让更多人了解抑郁症,进而理解抑郁症患者,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的最重要的一步。一句“我懂你”、“我陪你”,也许会成为抑郁症心中最及时温暖的一束光。

参考资料:《她一出现,评论区就刷屏了!》

文/听林

全文完,如果觉得不错,顺手点个在看和转发到朋友圈吧~

(看推荐影片请添加此号,有最新电影、话剧、图书,线下电影活动等多重福利相送!!!)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2021)

主演:解琳 

导演:史慧 / 杨楷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