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0-04-13

彼岸: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

《彼岸》的编剧于坚说,他想通过对彼岸这出剧目,完成对彼岸的结构,来扳倒中国教育中虚假的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彼岸》的导演牟森和于坚都对参演的这些年轻人失望,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理会到对彼岸的解构,非常讽刺的是,《彼岸》的排演恰恰让这些年轻人产生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彼岸的幻想,并错误地认为《彼岸》上演后的欢呼裹挟着的鲜花和泪水就是从此岸到达彼岸的一步。还好,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这些年轻人从对彼岸的幻想中清醒过来。这样的结果,也许在《彼岸》排练之初,牟森和于坚就应当可以预见到,因为排演这部戏的动机本身就是矛盾的,想通过戏剧唤起人们的警觉,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教育感化一批年轻人,这本身不是他们要实现的理想主义乌托邦么?片子中的一个女青年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人会记住我们,人们记住的就是导演牟森。

在我看来,解构“理想主义的乌托邦”是一件近乎残忍的事情。所以我很震惊地在片子里看到年轻的戴锦华、吴文光、张颐武对《彼岸》夸张地褒扬,甚至用“告别一个时代”这样斩钉截铁地论断。有时,我反对知识分子的某些“实践”,他们执着于享受自己的精神盛宴,却不顾普通百姓的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

看片的时候,我的内心升起一阵不安,担心那个乌托邦的崩塌是一种现实。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这段转变过程,幻灭若隐若现,曾经我们在教室里大谈历史哲学,关怀世界、关注中国。暑假里走到祖国的乡村城镇,去了解社会变迁。那些豪情在工作的现实中,成为一种孤独。原来共同探讨人生的同学各奔东西,周围能够有共同关注的同事少之又少。只好把那点理想埋在心底,默默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如果不了解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就很难理解这部片子的感人之处。蒋樾是80年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经历了那个思想解放的高潮。90年代初,他和很多人一样去西藏躲避,抚慰乌托邦崩塌的空虚。西藏不是天堂,他们回来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想表达思考,常通过戏剧的形式。《彼岸》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所以他们才会用那样夸张的语言褒扬。

彼岸在哪里,七年过去了,《彼岸》里的那些年轻人不知道都去何处了,但是蒋樾、吴文光、戴锦华,以及无数和他们一样的人没有放弃他们的乌托邦。蒋樾钟情于拍摄纪录片,他说自己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要通过记录时代中的人物,反映社会变迁;吴文光在草场地工作站,同他的妻子文慧,实践着对独立纪录片制作者和舞蹈工作者的启蒙;戴锦华是个坚定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女性主义者,教授传播着她的理念。

也许彼岸是个永远无法到达的极限,就像乌托邦永远是乌托邦,但是一切梦想的实现都是需要靠着一些人脚踏实地前行,才能从此岸走向彼岸。

彼岸(1995)

又名:The Other Bank

片长:142分钟

主演:牟森 唐长炼 崔亚普 段雪渊 景彦 祖儿 杜可 于坚 塞夫 

导演:蒋樾 / 

彼岸的影评

水晶球
水晶球 •